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博物馆,向时尚敞开大门

  本报杭州12月8日讯

  记者 吴孟婕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近日挂出了部分展厅暂停开放的公告。这预示着,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办,丝博馆承办的《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展》筹备工作正在全面加速。

  一走进丝博馆馆长赵丰的办公室,他立刻向记者扬起了手中的时尚展流程介绍。从最初的“灵光闪现”到今天的“初露芳容”,策展团队为此付出了不少辛苦和努力。从12月23日开始,将近100天的时间里,人们能在这里看到什么?现在,到了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了:郭培作品《百福图》、梁子作品《月亮唱歌》、祁刚的《绿光》、刘君的《墨·色》……近10件个性鲜明的名家作品详细解读这个时期的文化印记;张碧钗、方美龄、谢海秀、田枫等人是一批走出校园不久的设计新秀,也是今年各类新秀大赛的获奖者,延续的热情和难掩的才华让他们成为绝对的时尚新动力;品牌展示区则将诠释人们多元化的生活状态,中国丝绸博物馆合资品牌“经纶堂”体现了丝绸文化元素和时尚经典设计的完美结合……赵丰透露,开幕式当天还将上演一台“寻找时尚·发现快乐”动态秀。

  与此同时,本报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的时尚展预热活动——“织·微博”征集令(见本报11月15日、29日)也继续在读者和网友心中泛起温情的涟漪,到今天傍晚,中国丝绸博物馆收到的参赛手工编织作品已超过40件,不少民间达人还陆续递交了多件作品。一花、一叶,温暖、明亮,那些有趣的吉光片羽,那些因陋就简中体现的智慧和创意令人眼前一亮。

  “织”,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份厚重,一种腔调。作品是静态的,记忆是流动的,在静与动之间,表达一种情绪,释放一些热度——在这一点上,普通网友和专业服装设计师之间有着天然的共鸣。本次时尚展在筹备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热心单位和设计师的大力支持。

  上周,赵丰去北京迎接郭培借展的高级定制礼服《百福图》,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会了面。双方思路一碰撞,李当岐建议:“既然是对年度时尚脉络的梳理和回顾,也不能少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获奖作品。”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丝博馆立即与相关设计师取得了联系。那么,即将于12月23日揭幕的展览中会有新品牌、新角色的加入吗?赵丰卖了个关子:“值得期待!”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就在本次时尚展“致敬名师”单元的重量级展品纷纷到位之际,著名服装设计师、中国美院教授吴海燕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却暂时缺席了。原来,精益求精的吴海燕正在打造一件《富春山居图》的“升级版”——为了将丝绸与国画艺术的结合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选用最上等、华美的斜纹绸,光是后期整理就得多花好几天。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吴海燕说:“回顾时尚,也意味着留住了历史,理应拿出最好的作品与之呼应。”

  也许有人会问,服装能全权代表时尚文化吗?服饰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究竟是谁影响了谁?对此,赵丰这样认为:每一种艺术都有各自演变、表达的脉络和体系,但自古以来,当人们有了时尚设计的理念,最方便快捷的表达方法莫过于将其应用在触手可及的服饰和面料上。即使在今天,服饰依然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当模特们迈着步子走过T台,所谓流行、时尚、风潮就如同她们衣角带起的蝴蝶效应,迅速地在每个角落扩散、蔓延开来。

  博物馆有责任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精神诉求,与时俱进地从“物”的保存机构转变为对社会发展更有担当的文化机构。中国丝绸博物馆要以一场富于研究精神和历史价值的“时尚秀”来证明:活在当下、收藏当下,人类的记忆才得以源远流长。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博物馆,向时尚敞开大门 2011-12-09 2252158 2 2011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