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上海广州上演冷热双城记

民营书店,生存靠加法

  本报杭州12月1日讯

  记者 童桦

  在书业这个舞台上,民营书店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的歇业和开业,都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上海地铁4号线塘桥4号口地铁商城内的“小朱书屋”里人头攒动,许多路过的人都会张望一眼。“这就是微博上说的那家旧书店啊,听说租约到期,没地方去了。”

  11月底的广州,当地最高档的商场太古汇里,一家1800平方米的民营书店“方所”正式开门营业。书店不仅与爱马仕等奢侈品做起了邻居,令人惊讶的是,图书销售不打折的“方所”开业仅2天,营业额就突破30万元。

  同样是开店卖书,同样是文化重镇的上海和广州,民营书店一身两角,正上演着一场双城记。

  说起“小朱书屋”,上海本地人都知道,那是他们购买旧书的第一选择。但书屋朱老板日前却接到地铁商场的一纸通知:商场内所有的商户不论合同是否到期都必须搬迁。这个消息对一年前好不容易找到此地的朱老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旧书不赚钱,这里租金便宜,一旦搬场不知到哪里才好。”望着小店书架上满满的书,在旧书行业耕耘了30年的朱老板说:“上海或许已无旧书店的容身之地了!”

  在“小朱书屋”之前,全国范围的民营书店已如多米诺般倒塌,比如北京风入松、思考乐、光合作用等老资格的民营书店都已关门歇业。数字时代下的民营书店,是否注定要跌落舞台的?就当人们都抱有如此想法时,服装设计师毛继鸿却逆流而上,开出了“方所”。

  “方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毛继鸿说,方所精挑细选了4万种书刊及近万种英文出版物,其中设计、美术、建筑类书籍在国内都难得一见。“书店卖的不是书,而是一种氛围。”

  或许有人会惊呼,方所无疑是烧钱,市场前途堪忧,毕竟台湾诚品书店也是历经15年后才开始盈利,但其2天销售额30万元的成绩单,着实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

  “方所推出的概念有点类似台湾诚品,售书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咖啡、衣服、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多元组合的相加,才是它一下子吸引人的原因。” 杭州枫林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升华分析道,对于民营书店来说,这种加法的经营模式倒是值得提倡。

  虽然现在就断定方所一定会成功为时尚早,但在民营书店整体生存状况如秋天般肃杀的氛围下,它的精彩亮相还是给众多从业人员和读者注入信心。

  “传统的租个店面卖书的模式肯定会消亡,所以还有许多民营书店会在不久的将来关门。”朱升华认为,除了方所这样做加法的民营书店能争得一席生存空间外,像枫林晚这种文化服务加附加价值服务的乘法模式也是民营书店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枫林晚正在依托于各大企业越来越高涨的员工文化需求,一步步地进入这个新兴市场,用自己多年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积淀来做好企业的文化服务商并以此收取费用。”朱升华判断,没有附加价值的简单卖书行为已经不符合未来的趋势。

  凭借这套独特的营业模式,枫林晚成为2011年“品质杭商”20强之一。在朱升华眼里,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或者深厚的人文积累,开书店非常难。但民营书店还有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北京读易洞书店的社区店模式。

  “作为社区店,更应该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书店就像是家庭书房,需要舍弃很多生硬的、没有情感的元素。”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读易洞书店负责人丁楠说,书店鼓励客人借阅图书,只想给读者提供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个惬意的下午。

  书籍贯穿了人类千年的阅读史。在竹简盛行的时代,纸质图书曾引起阅读革命;数字图书时代,围绕着纸书的变化更为强烈和多元。民营书店无论如何变,读者越来越小众化的阅读需求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如何做好这一片片小天地的文章,才是民营书店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民营书店,生存靠加法 2011-12-02 2244002 2 2011年1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