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专版

东瓯建都温州考

  探索温州东瓯文脉 创建国家历史名城

  温州,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滨海城市。坐拥雁荡山脉,面向无垠大海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一代代温州人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禀性;而温州城市的崛起与兴盛,不仅是区域文化底蕴深厚的结果,更与其历史文脉升华密不可分!

  温州,古称“瓯”,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中,是中国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支——瓯越族团的中心。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地处温州城西鹿城区上戍乡渡头村的老鼠山遗址,已有“好川文化”先民定居在这里,创造了不朽的区域文化,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2003年,在市区南郊瓯海区仙岩镇穗丰村杨府山发现的西周时期大型土墩墓,出土有一批精美的青铜礼器、兵器和玉器等,反映出墓主人生前不凡的身世。结合瑞安、平阳和苍南等地发现的同期大型石棚墓,依稀透露出温州先进发达的文化根基及其社会风貌。

  春秋以降,越国崛起。脍炙人口的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精神彪炳史册,传为千古佳话!到了越王无彊时,遭到楚国重创,部分王室贵族南迁,在今福建和浙南沿海地区自立为王,其中尤以闽越王国为大。秦始皇统一天下,闽越王被废为君长,并以其地设立闽中郡。然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如火如荼的农民大起义,闽越首领无诸和摇起兵叛秦,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便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此后,汉朝为了稳固江山,恐闽越强大,便采用分而治之、以削其势的策略,于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美其名曰闽君摇“佐诸侯平秦”功勋卓著,且深得领地中瓯人的拥护,便将闽越地盘中的今之浙南地区分割给摇,封为“东海王”。因摇设都城于东瓯,故世俗号为“东瓯王”。大凡东瓯的辖境即在今日浙南的温州、丽水和台州的部分地区。这便是正史中温州最早的官方行政建制,其历史之悠久毋庸置疑。迨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王望迫于闽越的压力,乃审时度势请求归汉,东瓯从此投入到大汉王朝的怀抱之中。

  及至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设立永宁县。其时既擅山海之利,而又勤奋朴实的瓯人,不仅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推动多元区域文化发展,而且还烧制出淡青素雅的瓯窑缥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矗立起一座丰碑!史载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分临海郡温峤岭南置永嘉郡,郡治就设在今日的温州市区。相传其时邀请了“好经术,博学有高才”的郭璞“为卜郡城”,郭璞曾登上西郭山相地,见群山分布恰如北斗星座,松台山、海坛山、西郭山、积谷山象斗门,而华盖山则象斗口,黄土山、巽吉山、仁则山又近似斗柄,于是打破“方正规矩”的传统形制来建城,故曰“斗城”。传说郡城竣工之日,有白鹿口衔杏花穿城而过,士民以为是吉祥瑞兆,故其后的温州便有了“鹿城”之美称。

  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名仕实隐。山川秀丽的浙南风光,既令谢公陶醉,又令其灵感勃发,爰以诗绘景,以景抒情,创作了不少垂范后世的名篇。《宋书》称其诗“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不愧为中国山水诗的奠基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降永嘉郡为永嘉县,并将安固(瑞安)、横阳(平阳)、乐城(乐清)并入永嘉县辖;同时又以括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设立处州。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改处州为括州。迨至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析括州的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盖因其地处温峤岭南,“虽隆冬恒燠”,以气候温和,适宜民生著称而得名。

  有宋一代,温州海外贸易发达,商业日趋繁荣,温州的文学艺术成就也独领风骚,不但出现了“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诗派,而且成为中国南戏的故乡。尤其是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立。永嘉学派注重经世致用、“通商惠工”的主张,可说是温州传统注重经济发展的“文化基因”。明清以后,南北移民增多,温州的商业、手工业日益兴盛发达,城内店肆林立、商贾辐辏,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温州人素以包容、务实、开拓的文化特质闻名遐迩。自清朝至近现代,在教育、科技和文化领域,温州更是学风蔚然,人才辈出,涌现出诸如“市井七才子”、“东瓯三杰”和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及史学家等,为我国的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勤奋、机灵、抱团共生的温州人,以胆识非凡、敢为人先而名扬天下。温州不仅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更是创业创新的一方热土,演绎出一幕幕奋发创业、风生水起的新时代传奇,曾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诚如温州市委主要领导所说,文化不仅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更是城市发展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因之,揭示温州区域文明的魅力、破解瓯越文化演进的密码、探索东瓯灿烂的历史文脉,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营造有文化品位的美好家园,激发六十多万海外创业者的温州情结,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基此,温州市政府自1999年始便成立了名城申报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程,为名城申报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逐步推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美化温馨家园、构筑和谐社会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强烈愿望。在中共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0年重新启动了温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任名城申报领导小组组长,并再三强调: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实施方案,有关主要领导则进行全面动员,精心组织,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决心举全市之力,扎实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全力以赴地实施温州十大重点工程。既加大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非遗”工程的力度,健全和完善保护措施,又重建东瓯王庙等标志性建筑及集展览、纪念、休憩、公祭场所功能于一体的东瓯园,以及修缮好永昌堡抗倭城址、名人故居与江心屿等史迹。同时还启动了温州重大文化工程,搜集、整理、出版《温州文献丛书》,编纂大型通史——《温州通史》,并先后在2007年11月和2011年8月举办东瓯文化学术讨论会,出版论文集,着力发掘探索温州东瓯文脉,以弘扬温州精神,为现实服务。

  如今,温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温州人民决心借此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而不懈努力!

东瓯建都温州考

  林华东

  《史记·东越列传》载,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闽君摇因“佐诸侯平秦”有功,且深得瓯人拥护,因之,汉廷便封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后数世,至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王望迫于闽越等方面的压力,乃审时度势,请求归汉,东瓯王国存世仅有54年。由于历时不长,古文献记载又十分匮乏,致使东瓯古史模糊不清,东瓯都城所在更是成为近年争论的焦点。

  自2002年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派员对史籍记载中的温岭大溪古城(原属黄岩县)进行了勘察与考古试掘,探明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为“西汉初期”。特别是在2006年9月,又在古城附近的塘山发掘出一座西汉早期带有墓道的大型土坑竖穴木椁墓及其陪葬器物坑,因之便有学者根据其墓葬形制、随葬品特点及有关文献研究,主张塘山大墓应是东瓯国王陵,而大溪古城则是东瓯国都所在,此说曾一时引起了轰动。

  其实,从东瓯历史、疆域与方言特点,结合温岭大溪古城和塘山大墓剖析,尤其是塘山墓中随葬器物质地欠佳,不仅大多为陶质冥器,而且还有不少陶纺轮,说明塘山大墓应是东瓯贵族墓而非王陵。再者,大溪古城三面环山,城中面积不大,也乏历史传承踪迹,并不具备都城条件,其实应是东瓯国北疆的重要军事城堡。我们根据古代文献结合考古与历史地理稽考,主张东瓯国都实应在今日的温州市区。

  首先,从古文献探索,《山海经·海内南经》曰:“瓯居海中、闽在海中”,文中的“闽”即指闽越国都,其地就在今日的福州,那么,地理形势相同,且与之相提并论的“瓯”,郭璞又同样注“在岐海中”的东瓯国都地望,也就有可能在温州。更何况《史记》载及闽越发“兵围东瓯”时,汉武帝派严助发会稽兵“浮海救东瓯”,以船浮海运兵,正可说明东瓯国都应在海边;加上温州地处东瓯国疆域中心,与古代设都城于国中的历史规律相符,而不可能设在东瓯国北部,且不近海的温岭大溪一带。

  再从温州的历史沿革剖析,温州的正式建县是始自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的永宁县,系由章安县东瓯乡析出而建制的。至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置永嘉郡,即为温州建郡之始。迨至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5年)改称温州,从此沿用至今。尤应引起重视的是,东汉永宁县是设立在东瓯乡故址之上,其名既称东瓯乡,势必与西汉的东瓯王国有关。显然,温州与东瓯故都一脉相承已很清楚。而黄岩(今温岭)所设立的永宁县,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由临海县南界置,至天授元年之时才改为黄岩县,存世仅为16年。尽管两地均有“永宁县”,然时代先后有别,地域也异,不可混为一谈。因此,作为东瓯故都,至东汉时由章安县东瓯乡建置的永宁县应在温州而非温岭(黄岩)乃可定论。

  那么,西汉东瓯故都应在温州什么地方呢?古代方志均说在温州市区的瓯江北岸,即永嘉县的瓯北镇。至东晋建郡时才迁建治所于瓯江南岸的市区所在。然而,我们纵观瓯北的地理形势,总觉得面积较小,作为东瓯国都的条件不太具备,加上这里发现的墓葬及汉砖、汉镜等,大多年代不超过东汉,因此,我们应将探索东瓯都城的视线投向瓯江南岸的温州市区。

  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历史文脉则传承有序。一座城市的建立,是当地历史文化积淀与聚落形态升华的结果。国人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思想,是古代城市鲜有变迁的根源。因而,探索古代温州的历史文脉与传承,也有助于揭开东瓯国都的千古悬案。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4300~3500年前,已有“好川文化”先民定居生活在这里,创造了温州悠久的区域文化。近年,文物考古部门在仙岩镇穗丰村杨府山,发掘清理的西周中期土墩大墓,出土有一大批精美的青铜礼器、兵器和玉器等,反映出墓主人生前不凡的身世。此外,在鹿城区的卧旗山、藤桥镇、瓯海区的潘桥等地,也都发现有不少东周之时的印纹陶和原始青瓷器等。2006年至2007年,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曾对鹿城区双屿镇牛岭村的卧旗山及支脉湾儿山,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清理出古墓葬33座,年代分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汉、晋、唐、宋及明代等各个时期,由此折射出四千年来温州传承有序的社会文明。结合市区杨府山、西山、景山等地发现的汉晋及至唐宋墓葬、窑址和出土文物,以及史迹、地名或传说,可知古代温州的城市变迁不大,其历史发展脉络与传承也较为清楚。

  我们倘若打开温州古代地图,便可知温州城池北临瓯江,南接会昌湖。西南隅有高峻的君子峰、景山、雪山和西山诸峰(泛称景山),并有时断时续的东西两支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布列着若干小山峰,如同张开的双臂,拥抱着温州府城。西支脉源自君子峰下,自南向东北依次有黄龙山、翠微山、西郭山等小山;东支脉源自雪山和西山,向东北延伸,分布着松台山和积谷山,尔后北折,依次布列有华盖山和海坛山。其北有瓯江,南临温瑞塘河,这对擅长舟楫水上交通的越人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东西两支脉有七座小山环布其中,更是一大天然屏障。因之倘若以山为界,因地制宜筑建城垣可省却不少人力、物力,这可说是理想的建城之地。公元前490年,越国建都绍兴,也正是利用当地的八座小山因地制宜兴建而成。作为南迁的越国王室贵族后裔的东瓯,自然继承有这种建城理念。再从谢灵运的《永嘉记》载:永宁县“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更应以今温州市区为是,尤其靠景山(西山)的瓯浦岭、瓯浦垟值得重视。

  据《万历〈温州府志〉》载,华盖山下早先建有东瓯王庙,南宋《绍定旧编》则载有东瓯王墓,《弘治〈温州府志〉》“瓯浦”条下原注曰“东瓯王故城”。史载东晋太宁间建郡城时,曾“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其中的一口水井至今犹在。至于传为王羲之任永嘉郡守时有关的“墨池”和纪念刘宋永初三年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池上楼”故址,至今也确然可考。《弘治〈温州府志〉》还辑录有早佚的温州史料,如“平市坊”下注“汉永宁县城濠在此”;“大忠坊”下注云“旧名永宁坊,内永宁庙在焉”,均可为此佐证。

  当然,最为可靠的实证,应是同一时期的出土文物及其史迹。据目前所知,在城东隅的杨府山下,曾发现过若干座西汉和东汉墓,其中有一座东汉墓中还随葬一枚小金印(私印),反映出墓主人生前具有一定的身份。龙湾区瑶溪镇上河滨村龙岗山遗址,还出土有石器和陶器与印纹硬陶,其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可至战国之时。城西隅的鹿城区双屿镇卧旗山及支脉湾儿山,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及至汉、晋墓葬,藤桥镇一带也屡有东周印纹硬陶及汉晋墓发现。瓯浦垟、瓯浦岭一带还采集到战国至汉晋时期的陶瓷片等。2008年前后,景山半山腰曾出土有一件西汉时期的印纹陶坛,显属瓯越遗物。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今日的温州市区(即鹿城区)是东瓯都城所在。既然《史记》等正史明确记载东瓯是由西汉朝廷正式封立的小王国,且又曾设有“都”,那么,其时当建有城池殆无异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温州建城实应始自于公元前192年,历史悠久乃毋庸置疑。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4 东瓯建都温州考 2011-12-02 浙江日报2011-12-0200009;浙江日报2011-12-0200014;浙江日报2011-12-0200015 2 2011年1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