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上网,资源能否共享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教育部推出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近日登录网络,包括一些地方推出的“中小学远程教学视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不上名校也可以获得名师教育,这一举措究竟能带来什么?
“讲课之前,我先提一个问题,成功靠什么?美国人卡内基说,成功是靠15%的专业技能和85%的人际关系……”
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嘴”姚小玲《演讲与口才》一课的开场白。姚小玲的这门校际选修课受到北京学院路地区16所高校学生的追捧,选课往往成为“抢课”。如今课程上网后,许多网民大呼“如沐春风,如逢甘露!”
记者调查发现,足不出户就可学到名师传授的“真功夫”,是网络精品课受到热捧的主要原因。在北京一家图书公司工作的寇女士每天下班之后把看公开课当成“必修课”,她说:“通过网络既圆了自己的名校梦,也是很好的‘充电’机会。”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专家组成员、上海交大教务处副处长郑益慧告诉记者,精品开放课程上网将主要惠及三类人群:渴望提升教学水平的教师、本校和外校学生以及有志于学的社会人员。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网上“淘”课只是“锦上添花”,难以取代课堂教学和学历教育。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表示:“在当前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即使能教‘真功夫’,网络公开课的吸引力也可能不如名校的一纸文凭。”
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不惜重金请“名师”给孩子补课已经十分普遍,成为中国家长的“不可承受之重”。如果中小学也能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将各地名校名师授课录制上网,这样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用花那么多钱补习功课了。从成本来说,学生上网每小时也就一两元钱,比起一次补习几百元来说真是微不足道。
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中小学课程上网来说,重要的是名师们将最有价值的授课内容贡献出来,不然的话,“名师上网”也会成为“走过场”。
教育界人士表示,应该加强软硬件投入、完善管理考核等手段,确保“名师上网”成为常态。
山东省临邑县教育局局长潘国英告诉记者,网络公开课能够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学校的办学差距,是减少盲目择校的有效途径。
广州市近年在全市中小学推行“e教育”,通过网络将优秀生源及师资组织起来互相学习,20多所示范高中办起了“网上公开课”,将教学经验及课件无保留地公开。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西方哲学史》主讲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表示:“网络课程的开发会逐渐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有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
专家建议,网络课程体系需要注入恒久的动力,包括引入商业网站等社会力量充实开发成本,探索“付费课程”等,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教师开设精品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网络课程建设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