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电影精品多
本报杭州11月23日讯
记者 吴孟婕
近日,由何润东、宋佳、梁家辉主演的《遍地狼烟》在杭州举行了盛大首映礼。这部由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主旋律战争题材影片将于12月2日在全国公映,打响今年贺岁档头炮。
《遍地狼烟》由浙江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杭州文广集团等联合出品,用该片导演胡大为的话说,“是一部有动作、有爱情、有场面、有亮点的‘四有电影’,包装也很时尚,一定能打动主流观众。” 一个最新消息是,《遍地狼烟》已入围今年的美国棕榈泉国际电影节。对此,省广电总局副局长王国富并不感到意外。
关于浙江电影,他手中有两个“最新数据”。一是,在不久前的第五届浙江电影“凤凰奖”参赛作品中,主旋律影片占了2/3以上,总体呈现出量增质升的良好局面;二是,自去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浙江、广东、北京等六省市下放部分影片的终审权以来,浙产电影的制作周期缩短了3到5个月,最近冯小刚和陈凯歌的新片也都把立项地选在了浙江。“在逐渐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地方企业介入电影市场,电影创作者的热情空前高涨,机会更多,挑战也更大。”王国富说。
长期以来,以浙江影视集团为代表的我省影视制作机构“借船出海”,通过参与投资《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作品,为不少优秀国产片打上了浙江标签。如此操作,利润较少,相对风险也小,但这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非长久之计。变“贴牌”为“创牌”,才是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题中要义。浙江电影人具有这样的气度和胆略。
近来,细心的观众发现,不少真正意义上的浙产电影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主创阵容,都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10月9日,由浙江本土企业制作出品的两部秋瑾题材影片同日上映。其中,《竞雄女侠·秋瑾》在纪念辛亥革命的电影作品中首开以女性为主角之先河,体现了浙江电影人对主流文化和精神的积极追求;而另一部越剧电影《秋瑾》则充分发挥了地域文化特色在艺术构思、创新上的优势,展示了我省主旋律电影多样化的艺术探索。
作为浙江电影的传统强项,动画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2010年,全国动画电影产量共16部,浙江出品的就有3部。其中,由杭州一家民营企业——盛世龙图动画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历时5年打造的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先后摘得国内电影最高奖“华表奖”、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第五届浙江电影“凤凰奖”优秀动画片奖,并成为我国第一部入围奥斯卡奖的动画作品;今年进入城市院线的《新地道战2——父子奇兵》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杭州制造”,片中包子脸、绿豆眼的主角“麦包”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卡通形象评选入围奖,其形象衍生产品已涉及数字娱乐、少儿读物、食品、文具等各类行业。
一方面,从“借船”到“造船”,加快打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浙江电影“走出去”,也要懂得借风扬帆。
据统计,2010年浙江企业参与中外合作拍摄影片13部,占我省全年电影总数的35%,其中包括年度票房排名前10位的《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等。今年,由浙江参与创作、生产、制作的影片数量继续上升,有望突破50部。
今年3月,由中国和澳大利亚首次合作拍摄的奇幻大片《寻龙夺宝》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条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横空出世的中国“神龙”也没有让人失望,不仅让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还一举拿下了国内票房周冠军。仅3个月之后,第二部中澳合拍片《幸福卡片》又在悉尼歌剧院进行了全球首映,当地媒体称,“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诞生了。”
巧的是,《遍地狼烟》、《寻龙夺宝》、《幸福卡片》的出品方,同为浙江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虽然影片的题材、类型各有侧重,但通过近年来在制作端的持续发力,一个“坚持国际制作班底和国际化操作流程”的“横店模式”已清晰可见。“培养自己的队伍,开拓国际市场。”公司董事长刘志江说得很实在,“圈内人都盼着电影产业的格局越来越大。”
这或许也预示着浙江电影未来的方向。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创造更多的电影精品,以后,全国、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将对浙江刮目相看——听起来,“创”,真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