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浙江为53位来自全国的退役运动员“充电”

退役了再起飞

  本报杭州11月23日讯

  记者 吴杨 通讯员 陈亮

  浙江在安置退役运动员方面又走在了全国前列。因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浙江省体育局承办的这次“全国退役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培训班”又给全国各地的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再就业平台。

  从11月10日至12月22日,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53名退役运动员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社会调研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学习,为人生的再次起飞重新插上翅膀。

  培训班受到全国热捧

  2006年,曾经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因没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长沦落为搓澡工,引起轰动。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光环褪去,退役之日就是艰难生活的开始。冠军运动员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普通退役运动员呢。

  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国情,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推行“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里,中国运动员往往是在少体校、青年队、省体工队的集中训练制下发展,由于无法兼顾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多数运动员除了自己的专项特长以外,缺乏其他能够谋生的一技之长,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退役后的出路。

  “举办退役运动员转型教练员培训班,既能探索退役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的培训模式和转型渠道,解决运动员的就业,还能把运动员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据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主任楼燕介绍,“自从公布培训班的消息后,培训中心的电话就成了热线,几乎每天都有各省市体育部门的人打电话来报名。湖北省一口气就有10人报名。我们只能规定每个省市最多报2至3名。不然的话,培训班的规模‘刹不住’了。”

  奖牌多不如一技之长

  今天,记者来到位于萧山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只见培训班截至11月27日的课程表上,密密麻麻地排了15门课,既有和教练员工作密切相关的《青年教练员成长之路》、《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探索》、《青少年发育特点及协调》,也有较偏门的《推拿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体育应用文写作》,授课老师有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老师,有张亚东、王水琪等知名教练,还有大杨扬这样的退役运动员。

  “虽然是教练员培训班,但同样涵盖了中小学、少体校体育老师的培训,我们对退役运动员的培训,主要侧重于一技之长再学习。像大杨扬主讲的《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探索》就很有针对性。作为冬奥会冠军,大杨扬自退役以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与后勤方面工作。”楼燕说。

  除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参加此次培训班的退役运动员还将前往学院长兴训练基地、千岛湖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等地进行考察。此外,还将组织学员前往安吉进行拓展训练、去部队进行励志教育,让他们全方位地融入“大社会”。

  “在杭州接受培训快半个月,感觉每一天都在成长,都能学到新的东西。这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针对性很强。比如,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再比如如何组织运动员有效地进行训练等。”内蒙古马术选手白继伟是这次参加培训班的“老同志”了,1977年出生的他在班里担任班长,坦言受益匪浅。

  和用人单位面对面

  光让退役运动员们有机会团聚、交流、学习还不够,最终目标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对此,学院培训中心早有打算,“这次,培训班还努力邀请有用人需求的相关单位,共同举行一个求职招聘见面会,为退役运动员进行就业推荐,实现上岗就业。”

  上虞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陆宏毅一直很关心退役运动员的动态,“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招聘退役运动员,然后充实到上虞中小学当体育老师。和科班出生的应届师范毕业生相比,退役运动员专业素质高,出去比赛成绩很好。”然而让陆宏毅感到烦恼的是,虽然求贤若渴,但像乒乓球等小球项目的招聘却并不圆满,“乒羽运动员在大城市容易发展,所以愿意来上虞的不多。皮划艇之类的冷门项目又供大于求。”

  白继伟同样对招聘见面会充满期待,退役后的他担任马术教练已经五六年,但心里却越来越没底,“运动员和教练完全是两个领域的工作,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是摆在退役运动员面前的首要难题。”上周末,白继伟特地去了趟温州马术队,“只是去见见老队友,当然也和他们聊了教授马术的一些心得,以及温州马术队组建的情况。对于温州马术队我一直还是很关注的。”白继伟笑道。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退役了再起飞 2011-11-24 2234462 2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