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消费

缕缕爱 丝丝情

——德清县禹越镇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见闻

  最卖力的表演

  几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在杭州吴山广场的舞台上卖力地拉着丝绵被,聚精会神地剥着茧子。与开幕式上专业舞蹈演员的演出相比,阿姨们的表演显得更加娴熟而有趣。她们多数是拉了几十年的丝绵被,剥了几十年的茧子,有的甚至有生以来就与丝绵打交道。她们重新体验着传统手工艺的艰辛,同时又为现代蚕丝技术而骄傲。“现代机器生产的丝绵被,可以盖一辈子不用翻新!”一位老阿姨自傲地说。

  阿姨们卖力地表演,不仅让杭州市民看到了丝绵被的形成,也学到了很多使用丝绵被的知识,观众顷刻间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游客和市民不仅积极动手,还不停提问,恨不得把禹越镇的蚕丝文化都学到家。

  最浪漫的照片

  “你在风景里看照片,而我在照片外看你。”或许应该用这样一句诗,来形容眼前的浪漫。这对甜蜜的情侣正十分投入地欣赏着婚俗照片展,此情此景,浪漫的不只是照片上的婚礼,也是眼前这对欣赏照片的佳人。显然,照片上婚礼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或许他们也在考虑该准备用丝绵被做嫁妆呢!

  除了这对佳人之外,婚俗照片展也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老人们看到老照片上的场景感慨万千,小孩子看到有趣的画面满脸好奇地询问他们在干什么,还有一些老夫老妻,甜蜜地回忆着自己结婚时那盛大的场面。

  最痴迷的目光

  再多的惊叹,再多的微笑,可能都不及这位老外佩服的目光。他举起相机就没有放下的时候,不论是舞台上剥茧子的神奇手艺及18床高高叠起的丝绵被,还是舞台下幅幅有趣的结婚照片和欣赏照片的一张张惊喜的笑脸,或许都留在了他小小的相机里。

  禹越镇在杭州举办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同时也意味着禹越镇投资推介会的开启。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将关注禹越,而禹越的本土企业也将迎来新一波的推广契机。目前,禹越镇家纺企业的“千思情”、“馨丝路”等品牌,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并获得良好口碑。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的丝绵被文化和禹越镇的家纺产品,他们将为中国的文化喝彩!

  最幸福的微笑

  新人背诵圆周率大赛角逐出胜负之后,禹越镇党委书记亲自为获得第一名的选手颁奖(见上图)。这份沉甸甸的祝福、鼓励和赞赏,或许将成为这对新人最厚重的礼物之一。一张喜庆的获奖证书的传递,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播,也代表着一种婚庆礼仪的融入。

  据了解,这对获得圆周率背诵大赛一等奖的新人,即将在年底举办婚礼。他们接力合作,以小数点后面589位的准确背诵记录,一举夺魁。面对整整18床丝绵被的嫁妆,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该如何把这么多被子运回家呢?该分爸爸妈妈多少床呢?该怎么打扮这些新婚喜被呢?”——新郎手足无措,新娘则已经在为婚礼做打算——“一定要在结婚那天把所有的被子铺在新床上!”


浙江日报 消费 00022 缕缕爱 丝丝情 2011-11-17 浙江日报2011-11-1700019 2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