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消费

蚕丝被:借助文化拓市场

德清县禹越镇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在杭举行

  “2011德清融入杭州活动月”禹越镇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近日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禹越镇为杭州的10对新人送上价值6万多元的高档蚕丝被,同时为婚俗照片大赛的优胜者颁奖。

  突出“文化”亮点

  为弘扬蚕丝家纺文化,让古老的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让整个行业得以健康地发展,禹越镇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举办了两届蚕丝家纺文化节,为家纺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易、交流、合作”的发展平台。禹越镇历届蚕丝家纺文化节在德清县内外家纺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在活动月期间,禹越镇把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搬到了杭州。活动突出“文化”这个亮点,推出了“征集最有感染力的婚俗照片”和“征集2011年结婚的新人送嫁妆”两项大型文化活动。据悉,德清县政府和省家纺协会高度重视今年的蚕丝家纺文化节,德清县和禹越镇的家纺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广,活动期间吸引了省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业前来参加投资洽谈。

  唤回传统记忆

  在第三届蚕丝家纺文化节开幕现场,来自禹越镇当地的剥茧子、拉丝绵等传统手工艺表演,吸引了吴山广场里三层外三层的杭州市民驻足观赏和体验。一床蚕丝被要拉10多张丝绵,一米八宽的大床至少要3斤的蚕丝被,双宫茧的蚕丝更适合做结婚丝绵被……现场的工作人员向杭州市民普及了大量关于蚕丝被的知识,一些即将被遗忘的传统技艺和知识再次被重拾记忆。

  同样获得市民蜂拥观赏的还有一旁的婚俗照片展,“开脸”、“坐轿”、“童子尿”等多幅反映各地婚礼习俗的照片让市民大开眼界。自10月20日“征集最有感染力的婚俗照片”活动启动以来,主办方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数十位读者的200多幅反映婚庆和婚俗的珍贵照片。从即将消失的“开脸”、“坐轿”等传统结婚礼仪,到拜天地、闹洞房等喜庆的婚礼细节,一幅幅镌刻着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婚俗老照片,不仅保存了珍贵的历史,也让人分享了各地各时期婚礼嫁妆的不同习俗。

  创新营销思路

  开辟婚庆市场是此次蚕丝家纺文化节的营销新思路。禹越镇家纺企业希望通过镇政府的助阵,重塑蚕丝被在婚庆仪式中的重要地位,打开巨大的婚庆销售市场。江南水乡的结婚嫁妆丰富而繁盛,其中以“被面”最为显眼,根据历史习俗,嫁妆在结婚当日先在女家陈列,要“铺行嫁”,谓之显被,故最招人眼。当然,蚕丝被越多就意味着婚礼越高档,越喜庆。“征集2011年结婚的新人送嫁妆”大赛优胜者颁奖现场,为参加圆周率比赛的新人送出价值6万多元的丝绵被嫁妆。其中一对杭州的新人,以夫妻接力的形式获得圆周率背诵第一名,把价值2.8万元的18床丝绵被捧回了家。18床丝绵被,或将成为杭州新娘“骄傲出嫁”的嫁妆新标准。

  地处良渚文化发源地的禹越镇,有着悠久的蚕丝历史,目前禹越镇桑蚕丝被等的生产制作技术已经达到家纺行业先进水平。其中荣获2011年浙江省十大蚕丝被品牌称号的千丝家纺等企业,已经成为国家蚕丝被标准审定单位。湖州千思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千思情”品牌、德清县舒欣被服有限公司的“馨丝路”品牌,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获得良好口碑。

  上图:禹越镇妇女正在为杭州市民作拉丝绵传统手工艺表演。

  (沙德安 摄)


浙江日报 消费 00022 蚕丝被:借助文化拓市场 2011-11-17 浙江日报2011-11-1700012 2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