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倡廉

招人,
还是“招爹”

  公司招聘员工,却给求职者的父母开出条件。日前,成都一家网络公司招聘客户经理,要求应聘者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拥有广阔人脉者优先,简历要注明家庭年收入,父母官职以及主要社会关系所在单位等。公司解释,与其招新人慢慢培养,不如直接招有人脉关系、能拉来订单的求职者。这也被网友斥为另类腐败的推手。

  在商场上,人脉关系意味着订单、项目、批文等,如果能用少量的人力成本带来更多收益,企业打这样的“如意算盘”也无可厚非。但如此赤裸裸地“招爹”,企图高薪聘请有“家庭背景”的人,以此找到生意场上拉关系的捷径,这不仅堵上了大部分出身普通打工者的求职路,更给人以无限遐想:“拥有广阔人脉”能拉订单的爹,手中权力何来?

  当招聘规则演变为公开的“拼爹”比赛,大众的价值取向必将发生扭曲。湖南某市人事局在招聘时公开要求父母一方在事业单位工作,山东某地招教师也堂而皇之地要“干部子弟”……这些层出不穷的“萝卜招聘”一次次扯开“表面公平”的遮羞布,让特权思想日益膨胀。权力的“照顾”和“福利”让职场新人的竞争,不是比能力、才华,而是比各自的家庭背景,这也就难怪“我爸是××”会成为某些人炫耀身份、谋求私利的资本了。

  而回到企业本身,一家新兴企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让员工为企业做奉献的同时,也让员工得到个人发展。如果一味“含情脉脉”地盯着人家的“爹”,贪图眼前利益,不仅会丧失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也必将损害公司形象。如此急功近利,到头来,怕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倡廉 00018 招人,
还是“招爹”
2011-11-17 2221615 2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