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梅花香自长兴来

  记者 刘慧 报道组 甘剑勇 陈莹

  本报讯 “哇,好香啊!”走进吴晓红在长兴梅花坞的办公室,阵阵暗香扑鼻而来。

  “是梅花香水,用梅花提炼出来的。”在一张巨大的原木桌子上,放置着许多小青花瓷瓶,瓶中插着加工后形态各异的树枝条,香味就是从这些瓷瓶里散发出来的。

  吴晓红是长兴县梅花产业的领头人,是一个把不值钱的老梅桩嫁接成价值成千上万元观赏梅的人。他最近研制成功的梅花香水,圆了中国梅花产业的一个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经常说:“梅花这么香,什么香都比不上,有梅花香水就好了。”“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用梅花制成香水啊?”

  陈院士每一次的感慨都是对吴晓红的刺激,他感到自己在梅花产业上浸淫多年,责无旁贷。几年来,吴晓红找过多家科研单位合作,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试验,终于,梅花香水今年在上海香料研究所试制成功。试销两个月,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营销手段,许多单位、个人闻香而动,短时间内梅花香水销出了几千套。中国梅花协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祥激动地说:“老吴能把梅花制成香水,真不简单!这就是我们的国香啊!”而陈俊愉则欣然题词:中国香!

  “1吨鲜梅花才能炼制1.1公斤梅花精膏,再通过生物合成梅花香薰。”吴晓红今年收的鲜梅花,炼制了不少梅花精膏。因为是在试销,产量不大,所以供不应求。“上次联想集团在上海召开年会,要了1000套梅花香薰作礼品,参加会议的好多代表会后都打电话跟我要货。”吴晓红的手机里都是要货的短信,有内地的,也有香港的,有要几盒的,也有要几百套的。生意好,吴晓红也叫苦不迭:“我现在连50盒都拿不出。”

  长兴在历史上是“青梅之乡”,但原有的青梅品种都淘汰了,农民一批批地砍掉当柴烧。吴晓红面对满山自己亲手栽下的青梅树动起了脑筋,通过不断试验,他在青梅树上成功嫁接红梅,将长兴农村多年来靠天吃饭的青梅产业,推向了红梅时代。一棵青梅树当柴烧只卖几块钱,嫁接成活的红梅树,市场上的价格就有好几千。现在,长兴“东方朱砂”成了国际注册品牌,登录了梅品种国际名册。“长兴红”梅花栽到了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大城市。

  种梅花、赏梅花、研制梅花香薰的吴晓红有点“不务正业”:近来还玩起了诗词。翻开厚厚的一册打印稿《中国梅花诗词》,吴晓红很激动:“两年了,我查阅了无数资料,找到了500首关于梅花的诗词,现在已经定稿,很快可以付印了。”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梅花香自长兴来 2011-11-17 2215114 2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