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高擎文化建设旗帜 打响运河文化品牌

拱墅:让文化的力量流淌四方

  文 黄群 毛珺

  拱宸桥,运河畔,徜徉其间,你可曾触到散发古典魅力的千年积淀?

  胜利河,大兜路,漫步其间,你可曾嗅到扑面而来的复活了的市井气息?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乐富·智汇园,行走其中,你可曾听到创意之花绽放的声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浙江省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作为当下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杭州文化具有特殊意义的样板,拱墅区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整理运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市街文化、产业文化,提倡古今交融、雅俗共享、兼容并包,让文化成为老百姓身边可看、可听、可感、还能亲身参与的东西。几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让运河两岸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拱墅,以运河为中心的文化圈正在流淌起来。

运河文化 彰显古今魅力

  今秋10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在运河畔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丝绸、泥塑、铜雕、竹编,江南百工百艺目不暇接,更有28位工艺大师入驻博物馆,市民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作工艺美术的乐趣。

  运河素来与拱墅有渊源。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为拱墅带来千百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前不久,北新关遗址在运河畔重新立碑纪念。据历史记载,北新关开设于明代宣德年间,征收水运商船之税,到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尚存河西务、临清、九江、浒墅、淮安、扬州、杭州七大钞关,杭州北新关属其中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北新关收税银十万两之多,约占全国各关税银总额的百分之八点八,是当时重要的关税口。

  相继,运河畔将以北新关、江墅铁路公园、通益公纱厂旧址、上塘河善贤坝、皋亭坝、德胜坝等船只翻坝、古纤道遗址等十大文化遗址或立碑保护,或设立陈列馆展示,重现昔日十大遗址的旧貌,让运河的“遗传密码”与当代人共享。

  曾几何时,运河拱墅段还是泛着臭味的河水,两岸还是满眼的破烂房屋,狭窄只容自行车通过的羊肠小道。

  如今,曲径小路,伸展悠长;粉墙黛瓦,错落其中,青石板铺就的游步道,呈现出浓厚的江南风光;沙鸥不时练着嗓子跃出河面,穿过岸边的芦苇和灌木丛。十多里长的运河拱墅段,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御码头、乾隆舫、候圣驾、运河纤夫、富义仓、夹城夜月、江桥暮雨、香积寺等遗址景点。这些早已消失或倾圮的景物渐渐得到有效保护和复原新生,让老百姓能回味历史的积淀。

  运河文化今朝再度光芒。

  从2006年起,连续六次推出“新运河”。运河畔,利用老厂房等工业遗址改建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三大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占地3万多平方米,组建成了杭州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群。开放式的展馆方式,让人们能近距离接触这些“杭州宝贝”,了解杭州刀剪剑、伞、扇的发展史。

  九月,在拱墅区运河畔发起的杭州首届学习节书香犹在。运河拱墅区段,整合社区、文化公司、书店、博物馆等资源,利用博物馆、书院、青少年创意培训中心和河上流动书吧、漂流书架码头、民间国学讲堂等学习场所,开辟了28个市民悦学体验点。河畔书屋免费借阅、漕舫船书吧倚水读书、在咖啡馆里吟诗诵词……一条运河学习长廊正在形成。

市街文化 尽显雅俗共享

  从2009年开始,每至金秋时节,运河拱墅段就会上演两出万人瞩目的大戏,一出是运河烟花大会,一出是运河龙舟大赛。逢此盛事,运河两岸可谓熙熙攘攘,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或是在家中阳台坐等,或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或在街口驻足举目,或在河畔踮脚眺望,这已成了运河文化建设的新风景、新品牌。

  注重有形文化遗产保护,更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修缮历史街区,恢复拱墅旧有的“十里银湖墅”市井文化是近年来拱墅区一直致力的一项工作。

  早从2008年开始,拱墅区已启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18个大项目,100多个子项目。

  如今,半山泥猫等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半山立夏习俗、元宵灯会已列入申报杭州市传统节庆名录;草营8号杭州话研究中心、张小泉剪刀制作基地、西泠印泥研究室等非遗展示点相继建立。目前,拱墅区全区10个街道都有1~2个非遗展示点。

  重新修缮的历史街区是无形文化的另一载体。

  小河直街立足柔之艺太极院、“板凳面”、“丁莲芳千张包子”等打造出“老字号一条街”;桥西历史街区立足大运河国医馆、方回春堂、张大仙庙等,打造“中医养生一条街”;大兜路立足供奉灶王菩萨的香积寺和众多餐饮企业,将打造“融入禅宗文化的特色餐饮街”。通过这些举措,既满足原住民过上枕河而居的生活需求,又能很好地向游客展示老杭州人“原汁原味”的生活习态。2010年,三大历史街区游客量达到168万人次。

  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为鼓励基层文化团队建设,拱墅区按照每支骨干团队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繁荣民间文化。全区现有各类文体活动团队380余支,由大关小学校友知音乐团组建的拱墅区老年艺术团,赴港参加2010香港·国际江南丝竹团体展演邀请赛,一举摘得非职业组比赛一等奖、新作品创作奖、新作品演奏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四项大奖。

  已先后建成开办了国内第一家初具规划的照相机收藏馆——杭州高氏相机博物馆、全省第一个诗人组——浙江诗人之家、“老杭州、老房子”系列特色绘画室——吴理人画室等众多群众文化设施。

创意文化 凸显兼容并包

  破旧废弃的旧船厂变身闪耀时尚之地。这个国庆开始,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杭州大河造船厂“老瓶装新酒”,五星级影城推出半价影票折扣、量贩式KTV装饰一新、LADY GAGA、MICHAEL JACKSON等三十余个明星潮牌店带来世界尖端时尚。

  大河造船厂的变身,只是拱墅区众多文化创意园的一个缩影。

  拱墅区内大量工业厂房、仓库,是一笔与众不同的工业文化遗产。几年来,拱墅区与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密切结合,在运河沿岸工业遗址和历史建筑上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定位。素斋搭西餐,码头配茶吧,老屋驻文创,红笼映青砖,“一园十区”文化创意布局让运河两岸孕育出了一片蓬勃生长的文创产业新天地。

  沿着大运河,从西湖文化广场开始,大兜路、小河直街、拱宸桥西直街、运河文化广场,一路向北,发散着活跃的创意因子。唐尚433、A8艺术公社、LOFT49和乐富·智汇园……如同散落在两岸的颗颗珍珠,十里运河将它们串成一根闪光的项链,成为长三角区域文化创意企业、创意人士集聚、创作和交流的重要区域。国内新锐设计师、插画师等青年人才,以及动漫、广告、影视等文创企业纷纷到来。这里,成了景观设计、影视出版、动画制作、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的“梦工厂”。

  米市巷街道的丽阳国际、祥符街道的文化商城、湖墅街道的汉嘉设计、半山街道的中材楼挂牌成为拱墅区第一批文创特色楼宇;发挥运河CBD、丝联166创意园区、江墅铁路遗址公园、拱墅区图书馆、南北商务港等文创资源,金华路正积极打造成集时尚休闲、文化创意、工业遗存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生活特色街;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向园区集聚,筹划建设运河天地系列的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培训基地、杭州运河新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信息外包创意产业基地、拱墅区动漫市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由政府主导的“创意力量大讲堂”已经举办21期,邀请世界创意之父霍金斯、联合国经济专家马千里、浙江大学教授、网游界精英、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等专家学者前来作报告,共同探讨推动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大讲堂活动在杭州创意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围绕运河的拱墅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24.83%,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5年来拱墅区文化建设荣誉榜

  ◎国家文化部授予拱墅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授予拱

  墅区体育局“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被中国群众文化协会和中国文化报社联

  合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拱墅区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拱墅区文体发展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

  进单位”

  ◎拱墅区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健身气功站点管理先进单位”

  ■ 链接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拱墅:让文化的力量流淌四方 2011-11-17 浙江日报2011-11-1700006;浙江日报2011-11-1700009;浙江日报2011-11-1700010;浙江日报2011-11-1700013;浙江日报2011-11-1700012;浙江日报2011-11-1700020;浙江日报2011-11-1700024;浙江日报2011-11-1700022 2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