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村口树

向“独舞者”致敬

  未醒(媒体从业人员)

  上周,贵报一则《山村犹有读书声》的报道,让我印象深刻。杖锡中心学校,我曾经采访过,它的故事与法国纪录片《山村犹有读书声》的讲述如此相似。影片里的乔治,现实中的应良淼,都是一个农村教育理想的“舞者”。

  这支舞美妙绝伦。

  在中国仍有那么多偏远落后的乡村,孩子们还在四面漏风的危房中读书,在水泥板搭成的桌子上写字,晚上点着煤油灯预习功课。他们没见过电脑,没有课外书籍,也没有体育设施。不难理解,为何在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中,来自城市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如此往复,教育的天平将向城市不断倾斜。

  而这一切的城乡差距,在杖锡中心学校都得到了极致的补足。

  浙江省规定中心学校的师生配备比是1∶21,但当地教育部门为杖锡中心学校配备的老师编制是15名,师生配备比达到1∶2。城市学校的小班教育将在山区试点,令人惊喜。

  然而,如此优秀的“舞者”,显得有些孤独。

  首先是生源问题,这所距离乡镇约35公里的山村小学正在走向空壳。尽管学校曾有300多名学生的辉煌历史,如今也不得不“忍受”10个老师29个学生的现状。

  “撤校是迟早的事!”杖锡中心学校的老师几乎都这么认为。即便有无数的“浪漫主义”力量支撑,学校似乎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当有一天没有新的学生时,这座教育理想的宫殿将如何持续不倒。

  偌大的教育舞台,应良淼仍旧孤独着,坚持着,收获着。他从教35年,多次放弃了下山的机会,坚守在深山。在他眼里,在农村教书,不能套用经济学里的公式,要的是一颗“不丢掉一个孩子”的教育仁心。

  早年,陶行知就曾设想过,要建立适合乡村学生的“活教育”,而不是把农村孩子全部赶进城。“农村很多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相对基础较差,跟城里孩子一起学习,未必见效。”应良淼摸索着自我解决之道。比如,他规定,每天每个老师都要摸摸学生们的头或手。“‘天天摸到’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实质是要真正地关心他们。”

  我想,我能读懂应良淼——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山里的,还是城里的,都不能缺少的一样东西,爱。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村口树 00022 向“独舞者”致敬 2011-11-15 2206779 2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