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江河湖海的蓬勃交响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述评之一

  开栏的话: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的召开,本报从今天起刊登“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系列述评,并同时推出主题专版,全面展示我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轨迹。

  本报记者 吴孟婕

  (一)

  今天,当人们经过杭州钱江新城,目光总会聚焦于市民中心小广场上一座新落成的雕塑。那是一双纤细美丽的手,以“接”的姿态,将一个孩子轻轻托起。

  这是普通市民吴菊萍的手。4个月前的一个下午,这双手升向空中,挽救了从高空坠落的两岁女童妞妞的生命。

  这座为平民榜样而立的雕塑,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更为生动地彰显着一座城市的价值理念。

  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灵魂工作、基础工程,努力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于是,古老的大运河,成为核心价值大众化的新阵地,刮起了一场影响力持久的“头脑风暴”。今年9月1日,首届杭州学习节开幕,45个“悦学体验点”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了运河学习长廊,一个城市的良好学习风气开始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以先进文化之‘剑’,铸造城市精神之‘魂’,这是一场身体和精神的总动员!”

  于是,在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嘉兴南湖红船之上,凝聚起一股创新、奋斗、奉献的力量,成为嘉兴人民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红色讲坛、红色节庆、红色文化进基层……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信仰的旗帜在价值高地迎风飘扬。

  进步,源于这绵延不断、润人心田的精神养分。

  在我省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种根植于土壤、最为原始的文化自省也早已悄然萌动、蜕变、提升。

  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在哪里?北纬30.6度,东经119.8度,浙江湖州!勃发于此的美丽乡村建设被称为全国新农村建设典范。

  改变始于5年前。一场举湖州全市、浙江大学全校之力的联合实践,拉开了建设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序幕。

  如今,湖州已成为中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之一,村村优美、家家富裕、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美丽新农村英姿初展。这里的人为何如此注重美?他们说,这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浪漫——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在精神的家园里“诗意地栖居”。

  (二)

  对凡人善举的赞颂和传播,是在群众中提倡一种导向、一种追求,也是对“最美”行为的真诚呼唤。

  “最美”,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现实载体,通过一双双手的主动传递,进行着善心接力——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双手一托”,接住了素不相识的坠楼女孩,自己的手臂却断成三截。事后有人计算,她的手在一瞬间承载了300多公斤的重量!值得吗?吴菊萍却淡然:“人人都会这样做,我只是碰到了。”

  眼看大火将要蔓延,丽水“最美姑娘”叶霄雯“双臂一抬”,两进火海救出邻居老人,自己家却烧成一片灰烬。后悔吗?她只说:“我知道哪个轻哪个重。”

  在生命的最后20分钟,衢州“最美爷爷”占祖亿“纵然一跃”、“奋力一推”,将溺水男孩送向亲人的怀中,自己却被湍急的水流卷走。就在他离世的第7天,堤坝上,河滩上,几千盏为他祈福的烛光连成一片,照亮了夜空。

  “最美”,是由一个个大写的“人”串联而成的爱心奇迹。正因为普通,所以他们走出的每一个步点,仿佛都拍打在每个人心中,共鸣声声——

  (下转第四版)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江河湖海的蓬勃交响 2011-11-11 2202201 2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