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为邻,伴我前行
吴孟婕
11月2日,第8届杭州市邻居节如约而至。这天一早,久违的阳光跑了出来,仿佛要把温暖洒进每个人的心里。
同样发光发热的,还有象征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黄丝带。自2004年10月24日杭州市首届邻居节开幕以来,这抹明亮的黄色飘在“邻居”胸前,挂在“邻居”门前,盛开在“邻居”心中,不仅影响了杭州人,还走进了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地,潜移默化着每一段邻里关系的坚持与和谐。
然而,当我们试图为“邻居”描绘肖像时,却犯了难。似乎没有一张“标准化”脸谱可以来承载、记录这个数量庞大且身份各异的群体——“邻居”,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许,“邻居”就是杭州妈妈吴菊萍这样的人:一位在关键时刻伸出双手托起生命的女子,以本能诠释人间大爱的年轻母亲;
“邻居”也可以是丽水姑娘叶霄雯这样的人:一位临危不惧两进火海救人的花季少女,却在事后捧着被烧坏的书本哭鼻子的邻家小妹;
“邻居”还可以是衢州爷爷占祖亿、绍兴村支书许兴祥这样的人:敦厚淳朴,古道热肠,“从脸上都看得出来,是好人”。
这些陌生又熟悉的温暖镜头不断点亮着我们。
他们也许平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但——因为贴近,所以感知细腻;因为真实,愈显语义丰富。
他们身上释放着一种正能量,就像当你迷失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远远看到的那座坚定不移、闪着光晕的灯塔——有“邻”如此,我们每年的邻居节之约才会那样温暖和难忘。
巧的是,我们列举的吴菊萍、叶霄雯、占祖亿等人的故事,都与“手”有关,好像喻义。这双手,根在基层,长在民间,有性格,肯担当,会说话。
我们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双这样的“天使之手”。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它们甚至比面部表情更有说服力。
更巧的是,在本届邻居节的开幕式上,杭州又把一个沉甸甸的荣誉给了吴菊萍:邻居节形象大使。
这是一种信号。凡人善举,正成为激发整个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震撼与反思——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想起晚唐诗人薛能的诗句,“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你看,满城飘扬的黄丝带串连起幸福与和谐,寄托隐隐;你听,点点滴滴的文明之举正汇合成一种声响,意绪昭然:“我们生活的地方最美!”
与你为邻。只要有我们,爱的奇迹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