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本报讯 连日来,我省文艺界人士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浙江话剧团艺术总监宋迎秋:当我们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幸福.com》在各地广受好评时,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原创剧目。我们要继续为观众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创作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努力。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剧院大型歌舞剧《扎伊德之梦》已先后赴法国、英国、美国等地演出31场,开创了国内歌舞剧跨国合作并进行世界巡演的先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魏真柏:当前尤其要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致力于提升在国内外文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钱江浪花艺术团总经理陆湘汉:我们将按照《决定》的要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基层农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

  省美协副主席、画家何水法:我将结合自身特长倾力传承、创新中国画这一重要文化形式,继续扩大当代中国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努力。

  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戏剧编剧施小琴:我们要行动起来,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吸引各类资源,让这一产业成为创业新富矿。

  上虞市文联主席、作家陈荣力:对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来说,要加快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更加深入群众,创作更多受基层百姓欢迎的文艺作品。

  黄岩摄影家协会主席沈利亚: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将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作品创作上投入更多力量,为老百姓送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吴海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文化发展落后,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限制。因此,作为文化工作者,要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我们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刘慧 张丽 方力 整理)

  (相关报道刊第二版)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2011-11-05 2198848 2 2011年11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