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四明山上柿子熟了,柿农过得可好——

深山寻访“吊红人”

  本报余姚10月31日电

  

  “帮忙卖柿子,各地客商看这里啦。”

  又到金秋柿红时,最近,“微播河南”的一条卖柿微博在网络上疯狂转载,数十万网友关注,微博称:“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山涧沟村的柿子今年大丰收,但柿子红了,却无销路。”记者搜索网络发现,类似的卖柿微博,还有很多,他们多为藏在深山、道路又不畅通的古村落。

  在余姚大岚镇就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村落,它以柿为名,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柿子树,最大的一棵单株产量就达到一千多斤,沉甸甸的红柿被村民唤作“吊红”。

  今年,这个偏远的深山柿子村——柿林村,产柿子就达到了20多万斤。这深山的柿农是否也遇到了卖柿难题呢?他们的生活还好吗?

  带着疑问,记者进山寻找那些深山“吊红人”。

  摘柿子就像抓知了

  早上7点半,我们便早早地守在了一片山坡的柿子林附近,周边是成片的毛竹山。

  “山里的农民总是起早贪黑地干活,采柿子也应该不例外吧。”我心想着。但是,过了老半天竟然还不见一个“吊红人”进山,直到太阳开始发力,52岁的沈小平才背着工具,姗姗来迟。

  “晚上雾气很重,一早树上都是露水,这时候千万不能摘柿子,要等太阳出来稍微晒一晒才行。”原来,沈小平的“迟到”还有学问呢。他抓着一根挂着红柿子的树枝说,摘下柿子后,枝头会留下缺口,“伤口”吸了露气,影响明年发芽。

  这儿的柿子树树杆都有碗口粗了,个头也不小,差不多两三人高,站在树下,我只能勉强够得着长在最低处的柿子,而大部分高高在上的“红灯笼”,我只能“望洋兴叹”。

  “这片柿子林已经30年了,算是我们家最年轻、最矮小的一片。”沈小平笑着说,他们家最大的一棵柿树已近600岁高龄了,还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呢,现在由兄弟几个共同所有。

  说话间,沈小平开始检查背上山的工具,那是大大小小的普通长竹竿,只在顶部做了各种改动。

  沈小平拿出一根前头绑着粗铁环的竹竿子,环口刚好能放下柿子,环上缝着布口袋,有点像小时候抓知了的玩艺。他把竹竿伸到柿子下面,用笼子套住柿子转一下,枝头就断了,柿子乖乖落进口袋里,丝毫无损。“这算是最基础的工具了,用来摘矮小一点的树。遇上树枝密的地儿就不适用了,长长的口袋会被卡住,里面的果子也会被树枝挤压坏。”

  我试着模仿他的样子摘柿子,看起来简单的活,还真不容易。我用力扯下一个,柿子却掉出了筐外,捡起来一看,竟然是青柿子,沈小平一阵心疼:“别硬扯,扯坏了枝条,明年柿子就长不好了。”

  摘了一会儿,我们遇上了棵大柿树,两三米长的竹竿触及不到顶部。这时候,沈小平换上了一个看上去更简捷的工具,同样是长长的竹竿,顶部从中间劈开,前后两半竹片打磨成圆尖状的头,一边长一边短。眨眼间,他已经一个健步上了树,三下两下就爬到了树杆的中上部,把柿子的枝头卡在竿顶中间的缝隙,轻轻一圈,柿子就像长在竹竿上一样,安安稳稳“送”到地面接应的人手上。

  “有些树实在太大,会很难采,如果树龄大,树杆又脆,估计不足的话,很可能站上去就折断树杆而摔下来。”沈小平站在一根手臂粗细的枝杆上边摘边说,看得人惊心动魄。他说,另一个采摘难点就是树上无所不在的红头蚂蚁,被咬上一口非得疼上24个小时不可。

  销路不愁,仍有失落

  快到中午,沈小平差不多摘了百来斤柿子,装了满满两三个塑料筐。我们正准备收工,就有村民找上山来了。

  “下午帮我们家摘一点吧,树上的柿子都快熟透掉下来了。”这位村民的话,让沈小平有些为难了,他已经事先答应帮同村的沈承祥摘柿子。最近,他的行程几乎都排满了,村里要摘的柿子树很多,而还会上树摘柿子的人满打满算也就20多个。

  听到“拒绝”,村民一阵失望,他说,现在不是愁柿子卖不出去,而是找个会摘柿子的人难啊!

  他告诉记者,这20多个摘柿“手艺人”,现在大多成了专业的“吊红人”,他们帮人摘柿子,一天差不多摘200多斤,收取150元的采摘费。“即便是多出点钱,现在也请不到他们呢!”

  百年柿子村为何少了“吊红人”?

  据了解,全镇有柿子林200余亩,是浙东地区著名的柿子产区,很多村子几乎家家都种植柿子,产量从几百公斤到几千公斤不等。村民说,“我们村里的柿子树都是百年老树,摘柿子还真要点爬树的功夫。村里曾经人人都会爬树摘柿子,但后来很长时间内,柿子不过卖三四毛钱一斤,还要挑到七八十公里以外的宁波地区,村民宁愿柿子烂枝头,也没人去摘。就这样,年纪大的人渐渐有心无力,年轻人根本不会去学摘柿子了。”

  2002年,自给自足的柿林村发生了变化。当时,村里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公司,统一规划开发,游客接踵而来,以往不值钱的柿子转眼身价百倍。

  “往年卖到三四元一斤,今年产量不高,就卖到了5元一斤,每天只要在村里摆摆小柿子摊,都能赚上几百块钱。”沈承祥算了笔经济账,这样一户家庭仅一个多月时间就能赚到四五千元钱。

  柿子好卖了,村民们却猛然发现,会摘柿子的人很少了。“这要从小练的,我十多岁就在树上爬了。要不是这样,就算再健壮的人,也不一定能上得去的。”沈小平的技术在村子里算得上数一数二,每年村里的“柿子王”树都是由他来采摘的。

  村民口中的“柿子王”就种在村子中央,生长了600多年,大概有三四层楼高,树杆由一个人才能环抱住,上面枝杆细细地向四周充分舒展开。自从有了游客,每天,这棵“柿子王”树下就摆起了柿子市。

  傍晚,村民们的柿子篮早就空了,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一天的热卖过后,古老小村的担忧也同这黑夜袭来:等沈小平这一代“吊红人”退休了,这漫山的柿子又该由谁来采摘呢?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深山寻访“吊红人” 2011-11-01 2192818 2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