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粮食安全重如山

——省粮食局创先争优掠影

  本报记者 何苏鸣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省粮食局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颗粮”的粮食人精神,立足基层,立足本职,不断创新形式服务民生,用实际行动保卫着我省粮食安全。

  用心储粮每一颗

  这几天,杭州冰灯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军很笃定。11月上旬,从黑龙江启运的东北大米要到了,他早就为这批优质大米找好了储存仓库,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东奔西走找落脚点了。

  “这里仓储条件完善、保管技术过硬不说,保管员责任心还特别强,把大米放在这里,我放心!”潘军告诉记者,今年5月底,杭州市场优质成品粮紧缺,“冰灯米业”组织了大批东北大米准备投放杭州市场。谁料正赶上江南雨季,因为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大米的水分又较高,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公司自身的仓储条件、保管力量都难以保障安全储存该批大米,公司上下都急得团团转。

  “好在有人向我们推荐了粮油储备库。”潘军告诉记者,找到粮库时,离这批大米到达杭州只有一天的时间,为了腾空仓库,粮库党员带头,员工自己动手搬运放在仓库里的近3万条麻袋。“他们抬的抬、扛的扛、拉的拉、堆的堆,直到凌晨两时才结束工作,只收了我们最低的托管成本费,真的很感动。”运完这批大米,潘军就和储备库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粮库成品粮保管组的同志每天安排专人巡查粮情,做好科学合理的通风、密闭、除湿以及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该批大米安全度汛度夏,让杭州老百姓吃上放心的安全大米。

  据了解,粮油储备库已经先后为20余家粮食企业提供了仓储、中转服务,以实际行动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服务百姓进社区

  新米和陈米怎么区分?转基因油是不是不利于健康……杭州朝晖街道大家苑社区的居民,这两天在家门口上了一堂食品安全课。他们的老师,就是粮油储备库的党员干部和职工们。

  “吃了这么多年面粉,今天才看到小麦长啥样。”不少居民仔细瞅着工作人员带来的小麦样品,议论着。

  为了这次党员进社区活动,储备库精心准备了大豆油、菜籽油、山茶油、小麦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样品近20个,贴上标签,注明名称、产地、生产年份、是否转基因等,让社区居民一目了然。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或困扰已久的问题,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解答。

  “活动要结束的时候,摊位前还围了不少人。”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主任黄志军说,大家都希望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工作人员也主动把电话留给社区居民,欢迎他们随时来电咨询。“别看他们问的都是小事,可吃饭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我们千万不能马虎。”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储备库持续开展“党员服务日”、“党员服务周”等活动,组织专家现场解答粮食安全问题,增强公民粮油食品科普知识。

  帮扶增收暖人心

  松阳县里庄村村民包金亮今年的农活基本都结束了,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种茭白3亩、收入6000元,种四季豆两亩、收入6000元,收入比去年多了一半。包金亮感激地说:“这多亏加入了村里的高山蔬菜扶贫推广示范区。”

  为了让党员干部更好地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省粮食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送温暖”惠民行动,积极帮扶农民创业增收。

  “原来不知道种什么好,种出来了也不知道去哪里卖,现在好了,有陈老师指导,我们明白多了。”包金亮所说的陈老师,是省粮食局派到里庄村的农村指导员陈松裕。在陈松裕及其同事的帮助下,里庄的高山蔬菜销售上了电子网络,打开了销售市场。据统计,今年全村种植高山蔬菜809亩,政策惠及110户,预计2011年人均收入有望超过7100元。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粮食安全重如山 2011-11-01 2203539 2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