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爱写诗的三轮车夫

  “下岗后我有了辆绿色的三轮车/就像一朵云/在闹市里飘逸/迎着朝阳出/披着日月归/偶尔灵感电石火花般一闪/我就躲进角落/匆匆写一首诗……”

  三轮车夫与诗人,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年近六旬的海宁人何永智,却在两者之间划了一个等号。他写的这首诗,就叫《坐在人力三轮车上写诗》。

  在海宁街头踩了20年三轮车的何永智,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有空隙,他就会将粗粝的生活写成一首首美好的诗歌,近百首诗歌发表在《诗刊》等报刊上,并获了大大小小30多个奖项。

  生活几多艰辛,但何永智却从未让诗歌离开他的生活。他说,再苦的生活,有了诗意,就不觉得苦了。

  见到何永智时,他刚做好一笔生意,额头还渗着细密的汗水。皮肤黝黑的他,脚穿一双布鞋,裤管高卷,朴实而精干。一眼看去,何永智跟大街上的三轮车夫并无区别。

  一交谈,你才会发现何永智的与众不同。古典诗词、徐志摩、诗刊等词不断从他嘴中冒出来。他的三轮车坐垫下除了水和干粮,还放着两本诗集,封面都卷了边。车把篮中还放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截铅笔。“我还备着一套。”何永智说着,从裤袋里摸出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等生意时,或休息时,我就喜欢写上几笔。”何永智说,他的许多得意之作都是坐在三轮车上完成的,“有时灵感来了,我就躲到街角赶紧写下来。”

  一提起心爱的诗歌,何永智就收不住口。他有兄弟姐妹11人,在家排行老七。“我喜欢上诗歌,跟二哥关系最大。”何永智说,自他记事起,大他11岁的二哥就喜欢写字画画,房间里放了许多《诗刊》、《外国文学》等书刊,何永智一有时间就溜进他的房间,沉浸于书的世界。

  虽然生活很写实,但何永智的诗歌里充满想象。“这与我家隔壁一位会讲故事的老奶奶分不开。”何永智说,这位老奶奶家境殷实,喜欢去书场听故事。她回来后,就一五一十将这些精彩故事讲给何永智他们一群小孩听。

  16岁,何永智写下了生平第一首诗。那年,何永智去盐官看潮,壮观的景象让他心潮澎湃,“吞天沃日奔腾来,五脏六腑似洗涤……”这样的诗句不禁涌了出来。其后,他将身边的凡事写进了诗歌,捻河泥、打年糕、弹棉花……直至1987年发表了处女作《摇船》。

  自此,何永智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是下乡,还是到安吉、萧山等地兴修水利,或是在包装厂做车工,他都不曾放弃诗歌创作。

  可生活的重担,却一直压得何永智喘不过气来。由于家里负担重,从1991年起,何永智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去踩人力三轮车。10年前,下岗的何永智便开始以踩三轮车为业。虽然生活清苦,但有了诗歌相伴,何永智倒也是坦然:“每天在街头看风景,写诗的灵感就不时闪现。”

  这不,何永智将踩三轮车的苦与乐都写进了《蹬三轮的日子》:下岗了/忧郁的心情像一棵低垂的草/默不作声/这阴雨绵绵的天/我是一只打湿了翅膀的鸟/在这小城里四处扑腾/仰望也是一种奢侈/那些蹬三轮的同事/不 更确切地是同行/不必再看老板那刻板的脸/道路就是我的掌纹……

  “写诗,就像踩三轮车一样,每步都要踏踏实实。”何永智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每晚9点,收工回家后,何永智就会将三轮车停在家门口的街角,借着明亮的路灯看书、写诗,“在三轮车上写诗,会有很多灵感。”

  夜色已晚,何永智掏出一张白纸,用铅笔一笔一划写下了几行诗句:我望星空,星空也望我;那是满天的音符在飞扬,点点都是心中的歌……

  秋夜的寒意,都化在了何永智火热的诗中。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爱写诗的三轮车夫 2011-11-01 2180802 2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