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岛秀美 村村富裕
岱山打造东海蓬莱
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赵红泽
翻阅历史,自唐代开始,岱山县就有“东海蓬莱”的美名。海水、沙滩、礁石、海鲜、渔火都是它的特色。
然而,随着风雨沧桑的洗礼,岛内渔业资源衰退、不少居民外迁,一些百年古镇渐渐淡去了昔日的繁华。
为了让海岛古镇再现辉煌,从今年3月开始,岱山县开始美丽海岛建设。目前,全县首批11个渔农村社区的改造初显成效。
画笔仍在挥舞,美丽将在这座古老海岛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8家小店激活古镇
百年东沙古镇,坐落在岱山岛西北端。曾经,这里是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每逢渔汛,各地渔船都来此聚集。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描述:“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闹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
69岁的金平水在古镇生活了一辈子,他的家就在古镇主街——横街附近。“那个时候,一到鱼市旺季,渔民都会挑着一筐筐新鲜的鱼货到这条街上贩卖。每天早上都被各种吆喝声、叫卖声、开门声叫醒。”
然而,热闹的鱼市从30年前开始逐渐消退。“后来鱼少了,人就走了。”金水平说,飘散着海岛古镇的生活气息渐渐没了“海味”。
直到去年5月,金平水家里来了几个人。他们租下了金平水家临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装修成了竹器店,卖各种有海岛特色的竹制品。
“装修费是政府出的,每个月还给100元房屋租金。我只要每天按时开门管店,还可以拿到几百元的‘工资’。”金平水数利兼得,笑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金平水的邻居也以同样的方式成了“店主”。有开船模店的,也有开玩具店、鱼胶店的,共有8家店。
“我们规划中的海岛古镇重建,由此开始。”东沙镇党委书记周波告诉记者,2002年底,古镇就确定了“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但是,长期以来,古镇还是只靠一个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吸引游客,一年游客数量只有1万人次左右。
“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就让人家看到了发展的潜力。”有了这8家小店,政府、市民的投资就有了信心,在之后短短1年多的时间,古镇吸纳了500万元的资金。
如今,记者走进古镇,看到的是棕色的外墙、古朴的木窗,鳞次栉比。沿街一字排开的店铺,依旧透着一股怀旧的气息。然而,整洁一新的墙面、悬挂起来的灯笼、精致的匾额、横幅彩,无处不透露出一种重焕青春的气息。
今年1至9月,东沙古镇的旅游人数达到了16万人次。
老百姓得实惠
走出金平水店铺的后门,就到了他居住的地方,一套宽大的两层楼住房。“这里可比我临街的店铺大多了,我们一家人都住这。”
金平水说,海岛古镇跟江南其他古镇有些不同。“大部分江南古镇,都是临街的房子大,后面的房子小。我们这里,临街的房子不大,后面住的房子却宽得很。”
或许,就是这样的“低调”,让东沙古镇的改造透露着不一样的气质。“我们的改造拒绝重度商业化,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周波告诉记者,累计500万元的投资,有三分之二的钱用在看不到的地方。周波指了指脚下的石板路,“这些都是从原来的水泥路改造过来的” 。
好好的水泥路,为何要改造成石板路?周波告诉我们,铺上了石板路,不仅能还原古镇的样貌,还有散热降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这里不怕大太阳,温度散得也快。”也正因为这样,这个住着五六千人的古镇,竟然没有一台空调。
更大的“文章”做在了石板路下面。在铺设石板路前,古镇所有的地下管道被重新改造。“海岛最怕台风,一下大雨,水就下不去。”周波说,自从重新铺设了管道,就此告别了“大雨就要坐船出门”的历史。
如今,东沙古镇的第二期改造也提上了议程。上海同济大学的规划专家已经收到了邀请。“我们设想着建一个大黄鱼博物馆,因为这里是大黄鱼的故乡。我们计划将每一条小巷做成不同鱼的形状。我们还梦想着,让这里的每一个水缸都告诉游客一个故事……”
“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博物馆,以后,这里整体就是一个博物馆。用不了很久,我们古镇将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浓缩之地。”周波满怀信心,而他的信心,并非来得毫无理由。如今,古镇已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
休闲旅游此处佳
走在岱山县小宫门村的小道上,犹如置身于景点一般,村容洁净,村内一口大池塘,水面清澈,水榭亭阁。老人们闲坐在池塘边,看着秋千上的孩童嬉闹,笑声荡漾。这些,犹如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令人流连。
81户人家,185口人,就在这个月,他们都像搬了新家一样。52岁的郑彩萍家是其中一户。“我儿子刚结婚那会,这里没这么漂亮,儿媳有点嫌弃。”郑彩萍的儿媳叫李远琴,来自贵州,“如今她怀孕6个多月了,前几天还说,等孩子出生,一定要把老家的人接来住上几天”。
“不带动产业,再漂亮的住房,也只是形象工程。”小宫门村的干部说到做到,今年上半年,村后的山上种下了1800亩杨梅树,来年,这里将被打造成岱山的杨梅基地。
村里的农家乐也是个全新的产业。这几天一大早,39岁的刘生波都会跑到村里,来看看4间深褐色的草木屋。草屋门前,晒满了玉米和辣椒。“村里将它们包给我,等两个月后,这里装修完了,就能开业。”刘生波有些激动,“之前我都在别处开饭馆,现在村里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当然要回来在家门口好好干一把。”
在草木屋前,还有一块地,种着各种蔬菜。奇怪的是,地里插着很多小牌子,一问,原来这又是村里想出来的新点子。“一共8亩地,全世界的人可以通过微博来认养地里的蔬菜,认养费是每年每平方米10块钱。”年仅28岁的洪旭是村里负责这片菜地的管理者,他说,目前,已经有10多个人通过微博来认养菜地,“接下来,我们还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定期让认养者来‘偷菜’,从而带动村里旅游业的发展。”
“岱山,正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着海岛的改造工程。”岱山县表示,目前一份量身定制的《岱山县美丽海岛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已经出炉,它细致地勾勒出了美丽海岛的蓝图。
计划中,岱山县确立了“岛岛秀美、村村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建设主题,力争在5年内,全县四分之三以上的社区达到美丽海岛建设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