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民生

曾经逢雨就涝,而今安然度汛

南沟之变

  逢雨必涝,曾经因为小流域洪水惊动过省里的余杭区径山镇绿景村,经过彻底的治理,在增强防洪抗涝能力同时,也给当地的田野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给全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生机。

  曾经逢雨就涝

  绿景村毗邻临安市,一条发源于临安的河流——南沟穿村而过汇入中苕溪,为当地数千亩农田带来充沛的水源。平日貌似温顺的南沟,却时常让当地村民发愁,几乎一遇较大的降雨,南沟就会“发脾气”,导致洪涝灾害。

  在一张流域地图上,绿景村村委会委员骆建法向记者介绍了南沟遇雨成灾的原因。这条源于临安市横畈镇的小河流,蜿蜒流淌至绿景村,全长约4.5公里。它的上游集雨面积很大,达到25平方公里左右,因此河水流量常年较大。此外,溪沟过水断面狭窄,泥石堤塘高度不够,堤身单薄,加上周边大部分为山体,一遇暴雨,山洪来势迅猛,一时无法排出,容易造成洪水满槽,溢出堤塘。

  “小雨小涝,大雨大涝,是常有的事。”骆建法说,在历次较大洪水中,都有大量堤塘被冲毁,大片农田和民房受淹。最近一次严重的内涝发生在2007年16号超强台风“罗莎”来袭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00万元。

  由于该流域的抗灾能力脆弱。每次下大雨,大家就提心吊胆,尤其是晚上,许多家里易进水的村民不敢睡觉。

  绿景村地理位置优越,有杭州“后花园”之称。以前,许多农业龙头企业前来考察后,了解到易受水困情况,大多数都放弃了投资,就连早期投资建成的当地最大苗木基地浙江森禾种业有限公司苗木基地,也因为时常遭受水淹,投资七八年来,没有赚到钱,已打算另觅基地。

  “为了提高南沟的防洪抗涝能力,村里想了许多办法,都因为财力限制,没能彻底整治。区人大代表也十分关注南沟,提出了关于以南沟整治为切入点,加快中苕溪流域综合治理的议案。”径山镇农办负责人李能宝说。

  雨季睡觉安稳了

  受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南玛都”带来的局地强降雨影响,余杭区、安吉县等地出现了数十年未遇的集中降雨。当时,绿景村的降雨量一度达到了50年一遇。

  让村民们庆幸的是,过去逢雨必涝的村庄这回却安然无恙。已经做好抗洪救灾准备的村民干部都睡上了安稳觉。“如果在以前,这么大的雨,肯定会有许多农户家里进水,村里的人要忙到天亮了。”绿景村村民小组长沃卫祥说。

  这个变化,始于两年前,绿景村南沟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这项投资1680多万元的改造项目彻底对南沟流域水利设施、中低产田等进行改造。

  根据设计,南沟改造要实施河道砌石、堰坝建设、机耕路改建和灌、排渠道的衬砌等工程,需要征用100来亩土地和一些农房等,影响到许多农户的个人利益。能不能说服这些村民,村干部也没把握,专门开会研究协商方案,并挨家挨户做相关村民工作。等到开村民代表大会时,一切担忧都烟消云散了。村民一致同意村里的方案,项目前期工作就这样出乎意料地顺利完成了。

  南沟河面比以前宽了,河岸砌起了水泥砖,岸边还建起了高标准的堰坝,就连通到农田里的灌、排渠道,也都做了衬砌处理。

  今年上半年,整个项目工程刚刚结束,就面临了一次大考。进入夏季汛期后,我省遭受了多轮强降雨影响,降雨主要集中在浙中北地区,全省防汛形势严峻。然而,已经整治完成的南沟一次次安然度过了。

  村民收入多了

  治理后的南沟让绿景村村民有了更意外的收获:许多农业企业回头来村里投资,给全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看好小流域治理后的绿景村,杭州利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前来考察过多次,目前正在和村里洽谈合作意向,今年打算作为重点投入项目。原先深受南沟水困,准备转移基地的浙江森禾种业公司如今也改主意了。不仅没有搬走,反而加大投入,引进了一大批珍贵的苗木品种,贵的一株要上万元。

  “如果以前,根本不敢引进,因为洪水一泡苗木就枯萎了,我们为此吃过不少苦头。”森禾种业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说。

  农业企业进入激活了绿景村的土地资源。全村3000多亩农田,一半以上已经成功流转,村民一亩地每年拿到的土地流转费就有900元。原来在村里打零工的沃卫祥已经正式受聘利川公司,作为农作物管理人员。村民裘素芬就在家门口的森禾种业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收入达到了1600元。“在家门口工作,收入不错,还可以照顾到家里上学的小孩,过去连想也没想过。”她说。

  因为环境改善,往来的人多了,村民们还开起了农家乐。已近中午一点,记者在村口一家名为“新乐人家”的农家乐里看到,还有不少客人在用餐。农家乐老板说,如果到周末,吃饭的人还要排队呢。


浙江日报 经济·民生 00011 南沟之变 2011-10-28 2162863 2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