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超越“油气” 创新合作

——专家谈中俄能源合作领域拓宽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侯丽军 张媛 李硕

  谈到中俄能源合作,外界总是聚焦于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但从此次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透露的讯息看,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还将向更宽、更广领域拓展。

  此间中国俄罗斯问题专家认为,中俄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在能源领域互补性强。中俄建立并发展全面、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能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充实两国务实合作内涵、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接轨 利益交汇

  在此次普京访华系列活动中,11日举行的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工作会晤格外引人注目。主持会晤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特别强调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性、全面性和长期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认为,中俄能源合作最显著的利益交汇点在于“两国能源战略的接轨”。

  他认为,俄罗斯能源政策逐渐向亚太地区倾斜,将大幅提高亚太国家在其能源出口中的比例,中国是这方面的重要伙伴。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在一批大项目上取得积极进展。中俄原油管道今年1月1日开始由俄罗斯向中国供油,标志两国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

  拓宽领域 创新合作

  普京访华前后,中俄双方向外界透露明确信号:中俄能源合作不局限于以油气贸易为主的初级阶段,正在向石化、煤炭、电力、核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拓展。

  孙永祥认为,中俄能源合作要解决贸易结构单一、不稳定性较大的问题。从两国能源安全角度考虑,双方也应努力拓宽能源合作的领域。

  目前,中俄正在推进田湾核电站二期和示范快堆项目上的合作。中国神华集团公司与俄有关企业在开发奥格贾煤田、雅库特煤田和建立煤制油合资企业的合作也取得新的进展。双方有关公司还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的框架协议,旨在建立合资公司并准备实施可再生能源、生态能源、能效、节能和创新领域的项目。

  “中国和俄罗斯同处于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双方在创新和技术领域合作的空间极为广阔,尤其应在能源领域加大创新和技术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广程说。

  妥处分歧 互利共赢

  在中俄能源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两国并未回避在能源合作领域存在的分歧。

  普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买方都希望便宜点,卖方都希望贵一点。我们在政治层面不做买卖,这是两国企业之间的事。”他相信,两国企业会找到公平合理互利的解决方案。

  王岐山也表示,天然气合作是当前两国能源合作的又一个重点领域,中方对此始终抱有坚定信心,愿本着最大诚意,与俄方积极商谈。他强调,只要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坦诚沟通,真诚合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超越“油气” 创新合作 2011-10-13 2177658 2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