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当年逼日本 如今盯中国

  对“广场协议”前后日本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的人,或许都会不解:升值并不能促成贸易再平衡,为什么美国还这么希望人民币升值呢?

  一直以来,试图将“广场协议”与日本“失去的十年”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学者们都坚持这样的观点:当年美国对日本施压,如愿加速了日元升值,但透过货币贬值来改善贸易状况的愿望却落了空。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仍然保持着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尽管这样,日本本国经济仍然受到了重创。

  有资料表明,在“广场协议”前,虽然日元升值了30%以上,但劳动力成本仍比美国低。“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劳动力成本历史性地在1986年首次超过美国,此后就一路领先,并不断拉大了与美国的距离。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是在“广场协议”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与日本经济内伤严重同样明显的事实是,美国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迫使日元升值的逻辑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可行: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下降,使得企业向外转移,这就会直接提升美国的相对竞争力,从而改善美国的贸易状况。但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广场协议”前后,全球市场出现了新加入的国家,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失衡的一极。

  三十多年前这项“伤人不利己”的协议并不能让美国放下坚持。在今天中美背景下看,它早已有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目前,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大格局已经清晰可见,能够新鲜注入市场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中国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依然十分脆弱,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就很有可能同时启动……因此,让人民币升值不仅能够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视线,还很有可能达到削弱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当年逼日本 如今盯中国 2011-10-13 2176985 2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