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一见钟情,婚了;一怒之下,离了——

后婚姻,过家家?

  核心提示:

  时下,80后正是结婚的主力军,但由于不成熟的婚姻观,不少人结婚快,离婚也快。事实上,“闪婚闪离”,非但不时髦,还容易给当事双方带来伤害,乃至削弱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认识几天就谈婚论嫁,一闹矛盾就吵着分手。这种“闪婚”、“闪离”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群体中。

  据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在离婚夫妻中,80后占的比例最大,接近四成。

  两情相悦时,可以海誓山盟。一遇柴米油盐,就选择当逃兵。

  事实上,“闪婚”、“闪离”并非简单的一“纸”之别,其所带来的负面伤害,甚至可能影响当事人的一生。

闪婚,跟着感觉走

  日前,台州椒江区民政局离婚登记处来了一对怒气冲冲的年轻夫妇。女子猛地把结婚证、户口本等证件往办公桌上一扔:“我们要离婚。”男子立马回应:“离就离,谁怕谁。”

  坚决要办离婚登记的女子名叫沙沙,江西人。她嘴里一直叨念:“他是骗我的,一结婚人就变了,我要和他离婚。”男的叫王海波,两人在网上相识,结婚3个月来,经常因为一些家庭琐事闹得不可开交。

  “你们要冷静……”工作人员陈静刚一开口,这对夫妇就不耐烦地制止,要求立即离婚。

  “相恋时,一冲动就结婚。结婚后,一不满意,头也不回就离婚。” 陈静告诉记者,这样的年轻夫妇,正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走高,已成为婚姻管理部门、婚姻家庭专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近日,有段视频在微博上很火。里面的男女主角在微博上仅相识4天,便私定终生。

  “你有种用微博向我求婚!”“我求了,你嫁吗?”“你求我就嫁,第二天就领证。”“成,娶你了!”“得,嫁你了!”几句微博交流,一段婚事竟然就成了。女主角在微博上说,她拿着户籍证明立刻坐凌晨的飞机,到男主角所在的成都。前几天,这对夫妻就把见面的录像和聊天记录截屏发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褒贬不一的热议。

  与“闪婚”不断加速的同时,“闪离”似乎也成了年轻人的“个性标签”,纪录在不断刷新。宁波市江东区一对夫妇7天内“三离两结”;上海一对小年轻8月8日结婚,8月15日离婚;去年年底,在广东打工的一对男女认识天地天就办了结婚证,新婚第二天就闹矛盾分居,一周后闹到法院要求离婚……

  “闪离”案例中,很多离婚原因,让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啼笑皆非:有为抢电视遥控器大打出手闹离婚,有为睡觉习惯不同引发矛盾闹离婚,有为先到谁家过年而闹离婚。

  今年1月初,有对结婚仅两个月的小夫妻闹离婚,问及离婚原因,女方称:“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后就一直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不做饭不洗碗,我也不喜欢做家务,还是分开好。”原来,这对夫妻都是家中独子,结婚后每天不是在双方父母家蹭饭,就是在饭馆吃。衣服堆成山后,带回父母家洗;吃完饭谁洗碗,两人也会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最终,两人因洗碗之类的小事,发展为赌气、对骂、抓扯,最终导致离婚。

  陈静觉得,如今,不少年轻人似乎陷入一种怪圈:爱的时候可以凭感觉完全投入,感觉没有了,就说一声再见,不带任何留恋。“这些离婚案件当事人,大多没有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使得他们离婚时的顾虑少了很多,离婚的‘底气’就更足,态度也就更随心所欲。”

家长,成幕后推手

  小婷,今年25岁,今年3月和小健登记结婚,“我结婚是为了早日摆脱父母的唠叨。”

  原来,小婷大专一毕业,父母就开始不断地给她介绍对象。为逃避相亲,小婷很快就跟同学小健确定恋爱关系。

  关系公开仅半年,双方父母就开始催他们结婚,却不知道,随着交往深入,这对年轻人经常赌气、争吵,甚至闹分手。

  就在小婷犹豫要不要结婚时,父母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结婚,就继续相亲。无奈之下,小婷和小健领了证。

  但喜宴还没摆,两人的感情裂痕愈加明显。“我当时就想过离婚,但不敢向爸妈开口,怕被骂。”小婷说。双方父母对此毫不知情,依然热心地为他们张罗着拍婚纱照、预订喜宴、装修新房,就连蜜月旅行的日期和地点都替他们想好了。今年5月,小婷正式嫁进小健家。

  然而,婚后不久,两人又开始争吵,小婷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回娘家。3天后,在双方父母劝说下,小婷搬了回去,可没多久,又闹起矛盾……就这样,两人隔三差五地冷战、吵架、分居,每次都要双方父母调停。两个月前,他俩再次“大战”,还大打出手。终于,心力交瘁的双方父母,只好同意孩子离婚。

  更令工作人员惊讶的是,这对小夫妻的离婚手续,竟然也是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办理的,甚至表格也是父母代填,他们所做的事就是签字。

  一位有着多年办理离婚案件经验的律师告诉记者,年轻人离婚特别是婚期不足一年的“闪离”,绝大多数后面都有家长的影响。这些离婚案件,从开庭到判决,几乎全是父母双方陪同全程参与。甚至有些案件本来孩子只是一时闹情绪,冷静后已准备和好,但由于双方父母过分干涉,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意见分歧多,导致矛盾升级无法调解,最终只能离婚。

  温州姑娘徐蓉嫁给老公朱伟后,双方相处得还不错。但有一天,朱伟发现老婆跟一名陌生男子走在一起,而且举动亲密,脾气暴躁的他妒火中烧,不问青红皂白,就冲上去扇了徐蓉两个耳光。结果事后发现这是个误会,那男子是徐蓉的同事,上班碰巧相遇。朱伟后悔极了,再三给徐蓉赔礼道歉。

  原本,这件事已经过去。谁知几天后,徐蓉回娘家时提起这件事,母亲一听,立刻火冒三丈,宝贝女儿哪能受这等委屈!拿起电话就把女婿训了一顿。挨骂后的朱伟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已诚心道歉,怎么还纠缠不放?就这样,小夫妻又开始闹起矛盾,最终离婚。

  专家认为,80后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特别心疼,生怕孩子受委屈,这无可厚非。但一方或者双方家长过分介入孩子的婚姻生活,以自己所认同的标准要求孩子,往往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婚姻生活。特别是对一些事情动辄“上纲上线”,把事情复杂化,无形中将子女的婚姻逼上绝路,客观上成为子女离婚的“推手”。

闪离,丢掉了责任

  “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的人也越来越多。”几度参与婚姻法起草修正的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说,婚姻限制条件的减少,登记制度也逐渐简化,一定程度上也催化了“闪婚”、“闪离”。

  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办理婚姻登记一直有着较为繁琐的程序,结婚和离婚双方都必须携带所在单位或居委会出具书面证明。随着2003年,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不会再有单位的介入,夫妻俩到民政局当场就能拿证了。

  “以前,结婚和离婚都是需要单位开介绍信的,离婚的话,全单位的人都知道了。而现在,结婚和离婚手续都很简单。特别是年轻人,已经把结婚和离婚当成很平常的事情,态度上少了严谨和认真。”家住杭州天水街道的陈阿姨说,现在不少家庭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宽容,婚后双方又缺乏对婚姻磨合的耐心。

  年轻人的看法显然不同。采访中,不少年轻人认为“闪婚闪离”现象是勇敢追求爱情的一种表现,不能一味否定。在杭州萧山一家外企工作的薛环环告诉记者,她有个好朋友就是“闪婚”,现在有了孩子,感情依然很好,还有一个朋友是经过漫长的爱情长跑才进入婚姻的殿堂,但婚后感情并不好。

  的确, 闪婚闪离,“闪”的标准并不仅仅局限于时间,而是这一代人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婚姻观。网友“马贝贝”直言,“闪婚闪离”,说明一些年轻人视婚姻如同游戏,不但闪走了既可不负法律责任又不用交税的山盟海誓,还闪断了双方家族的亲密联系,闪碎了社会新生的一个细胞。“如果他们懂得宽容、体谅、忍让,许多的不愉快都可以避免。”

  心理专家、中国婚姻研究会成员陈洪:一对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彼此都需要一个培养默契、相互容忍的磨合期。如果相处时间过短,知晓率要大打折扣。匆匆结婚的双方,往往相互之间不够了解,难以获得幸福。“闪婚闪离”,不仅容易给当事人带来伤害,还容易导致当事人的家庭、婚姻观念淡漠。建议民政部门可引导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必要时成立婚姻指导机构,在结婚、离婚等环节,引导当事人慎重面对婚姻。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后婚姻,过家家? 2011-10-13 浙江日报2011-10-1300009;浙江日报2011-10-1300013;浙江日报2011-10-1300014;浙江日报2011-10-1300015;浙江日报2011-10-1300019;浙江日报2011-10-1300021 2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