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天下

文章导航

诺奖得主研究成果揭示——

宇宙最终将变成冰

  本报杭州10月4日讯

  记者 肖国强

  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烈火,有人说将终结于寒冰,宇宙最终的命运将会怎样?“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变冷,整个宇宙最终将变成冰。”今天揭晓的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研究结论。

  52岁的索尔·珀尔马特、44岁的布赖恩·施密特、42岁的亚当·里斯,三位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由此走进公众的视线。

  晚上6点,听说施密特获奖之后,记者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杭州高级中学天文社的林岚老师。在5年前于杭州召开的“超新星SN1006一千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本报记者曾经采访过施密特,杭高天文社的同学还现场为我们做翻译。

  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施密特博士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的最新观测表明,宇宙膨胀速度不但没有减慢,反而还在加速!”而这,正是他们此次的获奖理由。

  “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帮助我们解开了宇宙扩张的面纱。”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声明中说,“他们研究了几十颗被称为超新星的爆炸恒星,发现宇宙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外膨胀。这一结论表明,如果宇宙膨胀加速,最后整个宇宙将变为冰。”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宇宙正在膨胀,这是大约14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结果。然而,发现宇宙膨胀正在加速,甚至对于获奖者本人来说,也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1988年,珀尔马特启动超新星宇宙学项目,不过当时他是想用超新星研究来测定宇宙膨胀正在减速。

  施密特领导的另一个小组也于1994年底启动了超新星研究组,亚当·里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两个小组一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1998年,这两个意见分歧甚至还时常争吵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得出了让他们自己也颇为震惊的结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因为,两个研究小组共观测了约50颗遥远的超新星,它们的亮度比预期亮度更低——这是宇宙膨胀正在加速的一个标志。

  宇宙为什么会加速膨胀?“是暗能量!”5年前,在杭州高级中学,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天文爱好者,施密特博士如此说,“它和暗物质一起,是当今物理学的两朵‘乌云’。”

  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杭高校友胡景耀解释说,所谓“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至今还不能看得到的实体。虽然目前还不能在实验室或宇宙空间直接观察到暗能量,但科学家认为,暗能量占宇宙全部质量的75%,暗物质占21%,而宇宙中的可见物质只有4%。现在,很多科学家相信,正是因为来源于暗能量的斥力超过了引力,从而导致了宇宙膨胀的加速。“如果他们的理论最终证明是正确的,这将是科学家第一次提出‘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人们也许会记得,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一朵成就了爱因斯坦,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一朵成就了普朗克,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掀起了20世纪最为激动人心的物理学革命。21世纪的两朵“乌云”会带来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3 宇宙最终将变成冰 2011-10-05 2169154 2 2011年10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