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记者深入建筑工地倾听农民工呼声——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本报杭州9月28日讯 “如果我们干活的时候受伤了怎么办?”“工资被拖欠了该怎么办?”“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好处,如果不签行不行?”……

  作为浙报集团“传媒文化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今天上午,本报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的有关专家走进浙江一建海创园首期项目工地,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海创园项目是我省目前最大的单项群体工程之一,首期工程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工期一年半,由浙建集团浙江一建总承包,计划于2012年9月30日交付使用。目前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各区块正全面进入结构施工。海创园项目建设,凝结了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心血和汗水。

  最热门问题:

  劳动侵权谁来管

  一大早,工地上“‘走进农民工兄弟’大型咨询活动”的横幅刚刚挂出,就吸引了不少农民工。“劳动监察、社会保险、法律维权、就业指导、职业介绍……项目真多,等一下可要好好问问专家。”看着咨询台上摆出的牌子,几位农民工挤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专家们坐下后,几十名农民工便将咨询台围得水泄不通。

  记者发现,劳动监察、社会保险、法律维权的咨询台前都排起了长队,农民工兄弟最关心的还是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保障咨询台前,重庆籍农民工王顺明来到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投诉举报受理科科长俞红华面前,开口就问:“之前我们在另外一个工地干活,现在走了,包工头说年底再给工资,这合法吗?”

  “当然不合法。”俞红华直截了当地回答。

  之前,王顺明一直在西湖区某工地帮忙埋自来水管,辛苦做了半年,包工头却抛出了这么个说法,这让他很沮丧,但自己之前没有跟对方签订劳动合同,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几个工友,怎么办?“你马上去竞舟路228号西湖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千万不要等。”俞红华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地址,递给王顺明。接过纸条,老王激动得不住点头:“好,好,我明天就去,谢谢你。”

  “麻烦你帮我看看,我这只手受伤了,怎么解决啊?”在另一侧社会保险咨询台前,挤进来一位40多岁的农民工,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缠着厚厚的纱布。他叫余政怀,来自贵州,前段时间在一个工地上做钢筋时,被滑落的机器打断了手指。公司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并为他支付了医疗费。

  “但我以后怎么办?我都好几天没干活了,这个钱单位怎么给我算?家里还有老老小小等我照顾呢。”余政怀焦急地一连抛出几个问题。“你先不要急,有办法的。”省总工会保障部包显安慰他说,“先收集好病历等相关材料,到劳动部门做工伤鉴定,然后到卫生部门做伤残等级鉴定,按规定,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要像往常一样照发。”

  “你们让我懂得了不少,太谢谢了!”余政怀连声道谢。

  最关心细节:

  工地安全如何管

  听说工地现场来了很多专家,来自贵州铜仁的木工舒德清急忙搭上工友的小电驴,匆匆地赶到咨询台前。

  “工地生活区的安保问题,我一定要反映。”还没坐到凳子上,舒德清就说开了,“我们农民工辛辛苦苦赚几个钱不容易,每月生活费才1000元钱,要是碰上小偷,一下子就被偷走好几千元,心痛啊!”

  舒德清说,他在几个工地干过,农民工生活区的安保情况都不太好,有时防不胜防。“上月底,两个工友刚刚领了工资,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结果一个被偷了1360元,另一个被偷了1250元,气得饭都吃不下”。

  看到舒师傅情绪有点激动,省总工会法工部的专家吴进州马上欠身宽慰,并细心叮嘱他,如果以后在工地再碰上偷窃等事件,一定要尽快报案。

  一旁,几名刚从工地赶来的农民工听得格外认真。来自河南商丘的王存威满头是汗,手里拿着扎钢筋的工具。他一边听一边轻声嘟囔:“现在这个地方啥都好,就是生活区和工地远了一点。”

  见大家这么关心生活方面的问题,吴进州就热心地找来项目党支部书记孙淼龙,请他给农民工一个说法。

  “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增加保安数量,加强生活区巡防。”孙淼龙表示,以后,项目部还会让班组工作人员加大温馨提醒的力度,嘱咐农民工抓紧时间把到手的工资存入银行或汇给家人,防止发生意外。

  国庆长假马上到了,不少农民工主动加班赶工期,项目部也采取了一些保障措施。“比如,农民工的加班工资一定要及时全额发放,食堂多加几个菜,等等。”浙江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沈平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很重视农民工的生活情况,项目部600多名工人都住进装有空调的集体宿舍,五六人一间,还有夫妻房;今年夏天,省总工会带了5万元慰问金来看望农民工兄弟,公司全部买了矿泉水、藿香正气水和仁丹,按每人50元的标准发放到位。

  最美丽梦想:

  未来之路怎样走

  人群中,记者看到几个一脸青涩、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培训政策的咨询台前和专家聊着。

  与年纪偏大的农民工相比,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的是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

  “我在这里干了半年多,和预想的还是有些差距,我大专毕业,学建筑的,在这里继续做下去有没有前途?”在工地上做安全管理的“90后”姚亚隽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现在刚起步,半年时间对做好一份工作来说,太短了。”省职介中心职介科科长沈祥根耐心地劝导他,“浙建集团是大企业,能在大企业多干几年,对积累经验大有好处。既然喜欢这个行业,就要好好做下去,这样将来才能走得更远,不要太计较眼前利益。”

  听了专家的话,姚亚隽拍了拍头上的安全帽,腼腆地笑着说:“行,那我就好好做下去。”

  正说着,另一名小伙子罗诚尧跑了过来,他也是建筑专业的大专生,在工地上干钢筋翻样的活儿。“当时公司统一来学校招人,公司对我们也比较器重。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好的晋级机会。”罗诚尧歪着头,认真地看着专家。

  省就业局统筹就业科的王帆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有上进心很好,但是要踏实。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你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比如专升本。”“是的,你也可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多学点技能总是好的。”一旁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洪在有补充道。

  “有这么多专家到工地上来,替我们解决问题,今天很幸运。” 罗诚尧对记者说,希望以后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2011-09-29 2164491 2 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