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17版:文化梦想·新论

一点春花绚 万般景色新

  骆逸群

  2011年9月29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中国报业史的日子。这一天,浙报传媒正式亮相上海证券交易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由此成为全国首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党报集团。

  一点春花绚,万般景色新。破茧而出的浙报传媒,恰似引领春风的第一枝新花,预示着我国党报集团主业经营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也让人们看到了浙江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障碍,由此也造成我国传媒业无论从业态到规模都缺乏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更无益于全球化下传达出中国声音。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媒体生产力,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

  资本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点石成金,激活文化生产力,撬动文化这片“产业蓝海”。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它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作用,从而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有效配置给高效益部门,激发企业生产要素活力。

  传媒业上市融资,能从根本上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有序吸纳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发挥金融、基金、股市、证券的投融资功能,建立有利于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从而扩大传媒业规模,提升文化软实力。然而上市目的不仅仅在于融资,其深层次价值在于推动传媒企业优化治理结构,规范运营管理,实现企业的升级蜕变,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

  2010年,浙报集团确立了争创“全国一流传媒集团”战略目标,旨在通过“全媒体、全国化”的战略布局,通过“经营企业化、市场化”的改革,联合、整合、融合资源,实现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经过几年努力,力争成为资产和营业收入一百亿以上的“双百亿”大型传媒集团。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迅速搭建一个广阔的融资平台。

  而上市,就是搭建这个平台的捷径。

  事实上,自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以来,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民营文化企业“草根力量”释放,国有文化单位着力“存量突围”,稍微留心一下,人们就不难发现资本市场中那异常活跃的“浙江文化元素”:“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

  在资本的助力下,这些浙江文化企业成功蜕变、化蛹成蝶:宋城股份的资产增值80多倍,华策影视、华谊兄弟在A股市场上演“双雄会”,使得一度在影视界默默无闻的浙江,迅速成为了中国影视业的高地。

  浙江正计划用3年时间组织实施文化产业“122”工程,其中之一的“文化企业上市助推计划”,目标是用3年时间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促成20家左右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今天,浙报传媒这一萌生于传统报业“老树”的“新芽”,作为一个报春的信号,无疑让人们更有理由、更有信心期待浙江文化产业春色满园的明天。

  一点春花绚 万般景色新


浙江日报 文化梦想·新论 f0017 一点春花绚 万般景色新 2011-09-29 2145467 2 2011年09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