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财经

负利率时代,
能否重启“保值贴补”

  日前公布的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这让专家和业内人士出乎意料。因为CPI在6月份“破六”后,不少专家认为,6月份的CPI已见顶,7月将显现拐点,趋于缓慢回落。现在看起来,这种预测至多能说是良好的心理期望。然而,预测也好,心理期望也罢,终究是被无情的事实击得粉碎。现在的问题是,7月CPI的水平也未必是年内的最高点,因为进入8月份,物价又现抬头趋势,这意味着全年CPI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不容乐观。

  CPI持续走高,导致居民储蓄存款不断缩水,储户实际上早已进入负利率时代。截至2011年8月,负利率已持续17个月,百姓的资产价值正因CPI的无情上涨而不断贬值,直接体现的是银行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为负数。假如储户1万元存一年期存款,现行年利率是3.50%,按7月份的通胀率6.50%,一年后储户将损失300元。

  面对通胀压力和负利率的现状,央行近年来虽多次加息,但实际利率至今仍是负数,政策落后于市场,是不争的事实。虽说频繁加息和过度加息,都会引发连锁效应,但对于储户来说,加息总比不加息好,负利率总不是利好。对于政府而言,负利率或许在短期内对调控经济运行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看到,负利率会挫伤居民消费热情,降低购买力,长久下去客观上会变成向储户征收隐形的通胀税,使通胀预期更加趋向不稳定,市场中到处充斥着寻求高回报率的流动性冲动,影响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甚至会吹大资产泡沫。总之,持续负利率势必会侵蚀居民财富,影响政府公信力,最终阻碍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

  负利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负利率也必须多管齐下,合力治之。首先,政府应该改变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的传统做法,转向经济转型,依靠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协调发展。这是解决负利率的根本之策。其次,央行当突破近年来货币政策不是提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微调加息的习惯思维。在这一习惯思维模式下,当前又有专家和一些市场机构预测8月加息为时不远。依笔者之见,如还要加息,建议实行不对称加息,即只加存款利率,不加贷款利率,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因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一旦再加大,必然加剧通胀态势。此外,笔者建议可重启保值补贴政策,由中央财政按物价上涨指数对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包括国债)进行利息补贴,以保护储户的合法权益。

  我国曾于上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两次实行居民保值储蓄。实践表明,实施保值贴补可以在高通胀时期解决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问题,在稳定居民储蓄、改变居民通胀预期,增强遏止通胀的信心,促使物价回落,抑制通胀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负利率时代政府以人为本的有效作为。因而,理所当然得到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无庸讳言,采取保值贴补政策来抵御通胀只是权宜之计,可能会产生诸如价格扭曲、影响利率浮动,给经济结构转型带来新问题,但毕竟可以让储户感到钱存在银行是可以有效抵御通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值贴补政策对储户的心理影响绝不亚于它的实际效用。

  当然,实施保值贴补政策,会让国家财政多一笔开支。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经济经过多年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完全具备了重启保值贴补政策的财力。从今年6月份的数据来看,当月全国财政收入10055.76亿元,同比增长27.6%,是今年以来财政收入第四个月突破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累计收入达5687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亿元,增长31.2%。当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在不断扩张。比如今年以来,物价上涨使得社会保障等各种补贴支出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也不断上涨。钢材水泥等建材的成本上升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筹措成本趋高,也一定程度加大了财政支出。但政府只要心里有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保值贴补开支是应当确保的。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浙江日报 财经 00021 负利率时代,
能否重启“保值贴补”
2011-08-18 2109954 2 2011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