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王 侃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之外,进一步提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命题。这个新命题,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空间、时间、主体性等三个要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空间要素,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再次明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提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时间要素,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恩格斯晚年在论及如何构建未来社会理论时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体性要素。首先,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均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具体的历史实践。包括在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全体党员在实践中获得的智慧的结晶。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目的都是使其内化为人民普遍接受的武器,从而能够“运用自己的科学认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
【作者为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