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货币刺激”须三思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 齐紫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13日说,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乏力,美联储可能采取新的货币刺激政策。他提出三种可能选择,其中之一是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市场人士认为,这表明新一轮量化宽松不能被排除。

  然而,决策者想方设法以货币政策刺激美国经济的同时,还应顾及它可能在美国内外产生的“双刃”效应。再注流动性,还须三思而行。

  在伯南克等担心增长“太慢”时,美国很多地方银行却为美联储政策可能推升通胀而忧虑。美国不少银行界人士、共和党国会议员和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政策可能会“为美国未来通胀打基础”。

  美国如果继续打开货币供应“闸门”,还可能继续对世界产生负面外溢效应,新兴经济体尤其会“受伤”。增发货币,将继续导致流动性泛滥,大量资金流向世界原油、粮食和资产市场,造成商品价格攀升。

  就国际贸易而言,美国的“货币刺激”还会导致美元贬值,在促进美国企业出口同时,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带来压力。在美联储前两轮量化宽松后,一些国家为防止本国货币升值而采取汇率干预措施,国际金融市场不稳,被认为是美国货币政策酿成的后果。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仅为1.9%,预计第二季度增速可能难有显著提高,失业率则居高不下。批评人士认为,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靠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能达到伯南克们预期的效果吗?

  进一步看,美国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应在货币政策上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在全球经济紧密联系、高度依存的时代,如果世界经济因这样引起广泛争议的货币政策再受冲击,世界最大经济体则不能独善其身。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货币刺激”须三思 2011-07-15 2066709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