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创富

工业旅游正走来
你是“工厂萌”吗?

工业旅游正走来

你是“工厂萌”吗?

本报新昌7月14日电

记者 陈文文         

 武侠萌、卡通萌……这些“热词”想必你不会第一次听到,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工厂萌”吗?记者今天就做了一回“工厂萌”。

  在日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旅游大巴,它们不驶向富士山,也不去樱花地,车上的乘客全都是冲着工厂去的。

  这些观光客被称为“工厂萌”。这个词的含义是指那些迷恋工厂、有工业美学观念的人。工业旅游,开始只是一种“边缘文化”,但逐渐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它使工业区变成了意想不到的旅游胜地,在日本,甚至连核工厂,也是向公众开放的。

  相较日本,中国的工业旅游起步得很晚。“但是浙江走在全国前列,温州已经有很成熟的工业旅游典范,今天我们要去的新昌达利丝绸公司,正在冲刺4A级国家旅游景区。”省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带着几分好奇,记者走进了这家工厂。以前参观工厂的情形在脑中再次回放:轰鸣的厂房、灰色的生产线,干活的工人们面无表情……这便是留在我们脑中的“工厂刻板印象”,不少同行者也是一肚子问号:参观工厂,除了厂房、设备,还能看什么?

  但这个工厂告诉我们,答案是不同的。达利丝绸公司看起来是经常接待旅游参观团的。一下车,导游小姐就恭敬地候在大巴门口,一车人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这明明是一个公园!导游微笑地告诉我们,园林及展厅面积占到厂区总面积的80%。这里有千年桑树园、有亿年木化石林、有蚕桑文化石刻、还有丝绸文化博览馆,简直就是一个“丝绸主题公园”!

  然而远处传来的机杼声提醒我们,这里是个工厂。随着导游,我们进入了车间内部。但我们并不直接进入车间,而是沿着车间外部的专门参观通道参观。这样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人如何作业,又不影响他们干活。看见工人缫丝上色,有同行手痒,跃跃欲试。“不要急,马上就到体验区了。”达利丝绸副总陈敬星带着我们走到丝绸博物馆,呵,数千年的丝绸故事扑面而来,古代运丝的车具、纺织机、桑树皮制成的衣服……这里陈设的纺织机定格在历史的瞬间,“但是都还能用,有好奇的客人不妨试试。”陈敬星笑着说。

  去年世博带动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热,达利丝绸作为新昌大佛寺的一处配套景点,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初次接触工业旅游,尤其是小孩子,对参观工厂表现出来的兴趣,要超过大人们的想象。”导游告诉我们。

  这和日本的工业旅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加深对现代工业的了解,日本的中小学生每年都有若干次机会参观工厂,他们从旅游中得到的感受要深于书本上的知识。达利丝绸董事长林平有这个心愿:让更多的孩子来到这里参观。“达利不收门票。”也许,“工厂萌”要从娃娃开始培养。


浙江日报 经济·创富 00011 工业旅游正走来
你是“工厂萌”吗?
2011-07-15 2066231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