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今日关注

投身革命
——卢沟桥枪声响起,“千金小姐”摆脱封建家庭,为革命四处奔忙

投身革命

——卢沟桥枪声响起,“千金小姐”摆脱封建家庭,为革命四处奔忙

  在上海呆了不久,由于家庭的安排,朱枫不得不重新回到憩园。因为她要远嫁东北,和当时的奉天兵工厂工程师、同乡陈绶卿结婚。

  如果没有家变,没有国仇,朱枫也许会沿着相夫教子的路走到白头。但是,生下女儿后,正值“九一八事变”,黑暗笼罩着东北三省,他们不得不带着女儿回到镇海避难。然而打击接踵而来,丈夫因病去世,朱枫的第一段婚姻就这么匆匆结束。

  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朱枫毅然抛弃舒适生活,冲破封建家庭,用自己的方式参加到救亡行列。她与同伴们一起借“镇海民众教育馆”举办义卖展览,把多年创作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制品标价出售,得款全部捐献给抗战运动;她在家里办起“镇海工艺传习所”,收容难民,传习技艺;她会同当地同泽医院的职工,救护遭日机轰炸的同胞;她还动员亲朋好友宣传抗日,自己也在《保卫卢沟桥》等剧目中扮演角色……她和同伴们的这些活动,带动了镇海县城的抗日活动。在这期间,朱枫与第二任丈夫朱晓光结婚了,朱晓光是共产党员,这也让她和党靠得更近。

  抗战中,朱枫数次变卖家产,为革命运动捐款捐物。1938年初,她在武汉向党领导的出版事业——新知书店捐款500元,并成为书店同仁;1939年夏,在金华,她和几位同仁帮助台湾爱国志士李友邦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并捐资800元,解决义勇队初建时的经济困难……

  “我的母亲不是一般的母亲,她很爱我们,时时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着想。”女儿回忆说。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锻炼,朱枫把女儿朱晓枫(当时叫朱倬)送进台湾抗日义勇队少年团,而她自己则和丈夫一起奔赴抗日前线。

  皖南、上海、桂林、上饶、重庆……朱枫的革命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为了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同事们无不为之动容。

  1944年初,朱枫在上海参加新知书店驻沪办事处筹备中的“同丰商行”工作。后“同丰商行”遭敌人破坏,朱枫不幸被捕。在日本宪兵队残酷拷问下,身体单薄的朱枫硬是撑住了。敌人从她口中什么也没得到,后经组织营救,朱枫出狱了。

  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出狱后,她居然又冒险在晚上悄悄通过气窗爬进已被查封的店里,把仅有的一些存款和支票本、账册偷偷取了出来。有了这些钱,她就可以为陆续获释的同志提供转移时需要的路费。万一被敌人发现,她必死无疑,但在她看来,为了革命事业,个人的安危可以置之度外。

  经过党组织的长期考验,1945年春,经徐雪寒和史永介绍,朱枫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04 投身革命
——卢沟桥枪声响起,“千金小姐”摆脱封建家庭,为革命四处奔忙
2011-07-15 浙江日报2011-07-1500011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