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区域品牌先行者 转型升级实践者—中国特种纸产业基地

浙江龙游工业园区

龙游的造纸产业早在南宋时期就相当发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造纸产业基地之一。源远流长的造纸历史,不仅为龙游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造纸文化,薪火相传的造纸业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造纸专业技术人员,这些独特的产业文化和优势成就了龙游“中国特种纸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并奠定了她在国内同行中的行业地位。

   目前,龙游县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特种纸产业成为当地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中着力最大、期望最高、前景最好的重点发展产业。相信若干年后 ,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全国特种纸产业基地,将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稳步崛起。

  龙游作为浙江中西部结合点,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龙游工业园区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县”主战略,建设生态性“产业新城”的目标定位,坚持“招商引资为核心、项目建设为重点、要素配套为突破、落实资金和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主线,着力打造创业乐园、生活花园、精神家园。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2.8%,园区工业五年增长了7倍;新增投产企业25家,投产企业总数达104家等亮丽的经济数据,取得了“十一五”规划较为完美收官。

构筑大平台

从工业新城向

产业新城转变

  本着“设计回归人性、文化融入自然”的理念,园区的路、水、电、汽、排水、排污、绿化、亮化等规划先行,建设有序。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要求,通过城市化理念来指导园区品牌化效应,以打造一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

  打造园区产业新城,配套设施建设是关键。随着入驻企业的逐年增加,园区的用电量和用汽量也保持每年翻倍递增的速度,要素保障已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试金石。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已达近8亿元,企业服务大楼主体结顶,实现了集中供水供热、污水统一处理排放等,在公用设施项目建设上逐步从“一般配套”向“特种配套”完善,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

  进一步完善综合区块规划。到2012年,园区将先后完成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及造纸中专等的配套建设,并加大一期亮化、绿化、硬化建设和二期管道、道路、土方五通一平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衣、食、住、行、娱等生活要素配套建设。

  要实现从“建园”向“造城”战略转变,破解土地资源制约难题首当其冲。为拓展新空间,去年启动了模环乡功能区块4200亩低丘缓坡的征收工作,目前已进入拉框架阶段,整个园区新城已初具规模。

培育大产业 从挑商选资、完善要素配套入手 

  通过产业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理念,招好商、选好商,让大批投资商集聚园区。

  去年以来,园区确定了“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依托“中国特种纸产业基地”品牌,着力引进规模性大、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如总投资1.36亿元的浙江耐特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为韩国三星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配套加工的高科技项目。

  同时严格执行项目决策咨询制度,提高项目准入,致力特种纸主导产业高端化、高新化、绿色化发展,注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如在精心扶持造纸下游企业的同时,新引进神龙造纸助剂有限公司,填补了产业链上造纸助剂环节的空白;从上海引进的“运申制版”则上马凹印版辊项目,为特种纸企业提供制版配套服务。随着园区产业链的日益完善,“凯伦特纸业”、“佳维康纸业”、“海阔特纸”等一大批特种纸企业也纷至沓来。目前,园区的特种纸产业覆盖卷烟辅料、医用、印刷等多个领域,基本实现差异化竞争。

  同时,通过“腾笼引凤”,吸收增量资金3亿多元。目前,园区内的新落地项目平均投资强度为168万元/亩,比协议要求平均数多48万元/亩。

优化大环境 从提升服务水平上推进项目建设

  用制度给企业加压,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活动、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园区用自己的服务为项目建设提速。如总投资4.26亿元的浙江孝福家具有限公司建筑面积达19万余平方米,仅用半年时间就投入运营。

  和“孝福家具”一样,今年园区有许多新建、技改、续建项目的快速推进直接拉动园区投资的增长。管委会通过一系列项目推进服务活动,实行“一企一策一人”制度,对园区各项目实行“三定四包”,即: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包当年投入资金到位,包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包项目建设中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到位,包项目建设形象进度和工程质量。倒排工期,抢时间,保进度,真正形成人人围着项目转,一切跟着项目干的创业环境。

  同时强化项目建设的管理,对项目实施全程管理,增强项目实施的约束行为和动力机制,全面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对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了解、及时汇总分析、逐月排榜公布,增强项目建设进度的透明度,项目进度每月督查公示上墙,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

  凭借“只争朝夕”的精神,园区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得以强力推进。全年项目开工率在95%以上,新增投产企业25家,完成技改18家,达到项目攻坚年活动预期目标。

促进大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壮大循环经济

  近年来,园区以龙头骨干企业溢出效应带动产业培育,从而实现企业的抱团、集聚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壁纸原纸生产企业的浙江华邦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在去年刚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的三期技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8000多万元上马年产1.2万吨高级装饰纸生产线。依托转型发展,华邦今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华邦纸业”的快速发展,是龙游工业园区重点培育提升特种纸等主导产业的一个缩影。如“维达纸业”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之一;“舜浦纸业”将纸做成纸席、纸帽等工艺品出口欧美等国家,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的相继进驻,使园区的特种纸产业价值链向高端不断拓展延伸。

  数据显示,区内9家特种纸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78%,占园区总产值的46.8%。

  同时,园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依托华邦省级科技研发中心,与浙江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特种纸研究院,专业博士蹲点,着力研究特种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去年园区被评为“特种纸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金昌纸业与清华研究所共同开发热升华转移印花原纸项目,结束了中国使用印花原纸由国外进口的历史。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提升整合,纺织服装业在华飞色纺的带动下也成为园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至今,“华飞轻纺”从原有的2条生产线扩充到了10条,产能翻了5番,并拟在综合区块建设研发中心,把总部迁入园区。 

  近年来,龙游工业园区以打造“绿色园区”为目标,在招商选资过程中,提高企业环保准入门槛,涉污项目一票否决;同时,对已有企业,根据龙游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补助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节能技改、创建绿色企业等方式,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维达纸业(浙江)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川之江BF-12型圆网造纸机,德国西门子电子线路控制技术,使生产全过程有了可靠的治污保证。同时还采用中国台湾地区先进的CQJ超效浅层气浮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使造纸废水变成白水后全部处理回用,吨纸耗水量保持在10吨以下。在构建企业内小循环的同时,园区从全局出发,高起点建设与各企业生产配套的供水、供汽、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通过要素的集聚共享,大大推动了整个园区的节能减排,从而形成了点面结合,全方位的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按照BOT模式组建的龙游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期日处理4万吨污水项目已投入运营,集中处理园区现有企业的所有工业污水,达标后排放。该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削减排入城市河网的COD(化学需氧量)达4234吨,对保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后记

  2011年是园区“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落实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园区将以与省物产集团的合作为契机,精心谋划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城”构架。坚持规划引领,重视产业新城的文态、生态、业态培育,构造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配套,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超5亿元。抓住龙游工业园区纳入衢州省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机遇,进一步拓展空间平台。以打造“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做优特种纸产业、做专先进装备制造业、做特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着力引进和培育具有龙游特色的新兴产业,努力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水平。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承办单位│浙江日报社 │媒体互动│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浙江手机报 │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专家团队│浙报智库 │组委会电话│0571-85310629 │互动QQ│771763372 │邮箱│771763372@qq.com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浙江龙游工业园区 2011-07-15 浙江日报2011-07-1500008;浙江日报2011-07-1500009;浙江日报2011-07-1500011;浙江日报2011-07-1500014;浙江日报2011-07-1500023;浙江日报2011-07-1500028;浙江日报2011-07-1500015;浙江日报2011-07-1500016;浙江日报2011-07-1500029;浙江日报2011-07-1500031;浙江日报2011-07-1500033;浙江日报2011-07-1500035;浙江日报2011-07-1500038;浙江日报2011-07-1500040;浙江日报2011-07-1500044;浙江日报2011-07-1500045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