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消费

《五粮液见证建党90周年辉煌历程》系列之“责任篇”

同舟共济,践行社会责任促企业和谐发展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华夏儿女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凝结成一幅壮丽诗篇。 

  作为中国民族产业的典型代表,五粮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五粮液人高举伟大旗帜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公司3000余名共产党员发挥中坚骨干和战斗堡垒作用的结果。 

  长期以来,五粮液切实遵循“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五粮液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可靠的组织保证,形成了人人奉献企业、全员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南北朝时期庾信在《徵调曲》中写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民族品牌的代表,五粮液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不忘感恩消费者、感恩合作伙伴、感恩社会,主动担负和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此促进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五粮液在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社会公益事业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抗洪救灾、对口扶贫、希望工程、朝霞工程、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办学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共计捐款数亿元。 

  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说,“担当社会责任,弘扬践行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文化精神,是五粮液人一贯的追求和风格。”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汶川强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近年来我们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在每一次危难时刻,五粮液都与华夏儿女一道同舟共济、共同携手战胜困难,五粮液的共产党人更是奋勇向前、挺身而出。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反应,紧急征调各方资源并号召社会团体进行抢险救灾。尽管当时企业本身也受到了地震影响,但五粮液人还是在第一时间站到了救灾队伍中间。作为先头部队,五粮液公司出人出力,有效地为营救工作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不但如此,公司陆续捐款捐物近亿元,为灾区人民提供了有效的帮助。随后,五粮液还在灾区捐建了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目前用于兴建这所学校的捐助资金已达3150万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五粮液获悉,立即紧急组建由共产党人带队的救灾运输车队,筹措食品、帐篷、棉被、棉服等价值1500万元的物资,从公司出发,沿途经过成都、雅安、二郎山、康定、甘孜等地,克服高寒缺氧、风雪险路等困难,星夜兼程1200公里,将保障物资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灾区,为处于饥饿和严寒威胁的受灾同胞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五粮液还捐款2500万元修建玉树县结古希望小学,该学校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 

   正因如此,五粮液的党建工作和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五粮液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企业党建文化建设试点先进单位”、“2008 年中华慈善奖”、“2009 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四川省优秀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集体”、“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等诸多荣誉。 

  如今的五粮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白酒品牌,更凝聚着一代代五粮液人为打造和谐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蕴含着社会各界对五粮液所作贡献的高度认可和褒奖。


浙江日报 消费 00023 同舟共济,践行社会责任促企业和谐发展 2011-07-15 浙江日报2011-07-1500016 2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