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韧者常青

——浙江省邮政公司和谐发展之路

▲ 韧者常青的百年邮政
▲ 海岛邮递员
▲ 信息化现代报刊亭
▲ 邮政交响乐团
▲ 现代邮政营业厅

首届浙江和谐企业·浙江省邮政公司

文 / 朱凤娟 朱沪生    

理想之路

  一个民族没有了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便没有了希望。

  一个企业没有愿景,便没有未来。

  从杭州中山中路304号一座西式两层楼的建筑,到如今矗立于莫干山路的富有时代感的办公大楼,浙江邮政走过了悠久的百年。岁月的沧桑让它阅尽了民族沉浮的荣辱,看遍了人间冷暖的变迁,现在也将它推向了亟待革新的时刻。当一辆自行车,一个邮包,一段山路的时代渐行渐远,站在历史的拐点,邮政人何去何从,他们陷入了一番漫长而痛苦的思索。

  坐在浙江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鞠勇兴致盎然地和我们分享了两张图,一张是他本人拍摄的一株百年老树(右图):树干粗壮遒劲,枝条郁郁葱葱,充满了绿色的活力和生机,仿若韧者常青的百年邮政。

  另一张则是浙江地图:在邮政人眼里,这不仅仅是一块有限的疆域,更是一张无限延伸,四通八达的网点布局图。以大地为画纸,邮政人播洒下一片成星火燎原之势的网点,并将一切运筹帷幄之中。

  缓缓收起图片,邮政未来的灿烂图景已在我们脑海中徐徐展开,而浙江邮政的一份报告中的一段话,则激荡了所有浙江邮政人对未来的无比憧憬:以“信息化引领,实现‘三个转变’,未来邮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业务结构调整为主题,向加大创新驱动转变、向深化企业内控转变、向提供现代服务转变”。

  信息化,是浙江邮政崭新的起跑线。

  未来邮政将充分利用报刊卡网上订阅系统,拓展网上市场;开发重点报纸时效监控系统,实现报刊从印刷交报到运输投递全过程信息化跟踪监控。

  未来邮政将推进汽车客票全省电子联网销售系统建设应用,推广“邮易通”电子商务项目。

  未来邮政将运用先进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准确阅读出大多数的邮件地址,并进行有效分类;利用邮件上的电子条形码追踪每封邮件,并提供邮件分类与发送时间的有关信息......

  梦想是有力量的,但照进现实的梦想才最有力量。在朝着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前进的路上,邮政人已经开始用自己一次次的创新,一步步的变革给了梦想落地有声的回应。

  “创新好比挖井,有的人挖到一半跑了,而最后挖到水的一定是那个一根筋的人,他不左顾右盼,也不急于求成,最后挖得越深,水质越清澈,水源越久远。” 鞠勇说,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生命力。以信息化加快创新驱动,激发广大员工所蕴藏的巨大创新力和创造力,从理念、机制、人才、环境等方面为创新提供支撑保障,省公司将设立总经理百万创新基金,对创新有成效,促进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创新举措进行重奖。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坐落着一个个绿色的报刊亭,它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细胞,是老百姓每天上下班路上心灵的小小驿站,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给生活带来过无穷的阅读乐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报刊亭除了维持生计之外,难有发展。针对这个难题,浙江邮政发挥创新能力,并率先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改造方案。目前,作为试点的杭州、金华两地第一批近300个信息化报刊亭已经面世。在不久的将来,浙江人将见到闪耀着LED绚烂屏幕的现代报刊亭,除了报刊业务,他们还可以在这些以网络系统连接的亭子里购买车票、飞机票,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电视费,为手机、公交卡充值,给电瓶车充电等便民服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即将闪亮铺开。谈到这里,鞠勇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愿景,是激荡起平庸生活里不凡的想象力;

  愿景,更是鼓舞邮政人风雨兼程、不断前行的行动力。这条百年邮路延绵不断,也许,一路走来这一串脚印歪歪扭扭,但是邮政人始终相信,人是自己的园丁,自己种花,自己摘花。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他们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个邮包,一段寂寞的邮路。他们忠于责任,甘于寂寞,坚守平凡。因为他们明白,除此之外都只是路上的风景,看见未必就要拥有。

  有一年7月,超强台风从温州苍南登陆,狂风暴雨给当地人民造成非常惨重的损失。同样,位于苍南的几个邮政网点也遭受了重创。第二天,省邮政局领导一行去灾区看望员工。当时部分路段交通瘫痪,他们淌着积水,踩着碎砖步行很长的路才到达其中一个网点。沿路很多房屋坍塌,电线杆横七竖八倒在路上,所有商店都关门了,街上一片狼藉。“但是,当我们来到其中一个邮政网点的时候,都被震惊了:房屋的门窗全被刮破,雨水直灌而入,员工在不断清扫,但柜台前已经端坐着我们的员工,他们在台风过后的第二天仍然正常营业了!”我们的员工不顾自家,认真负责地把30多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及时送到考生家中,让他们早一点得到好消息。总经理鞠勇动情地向我们描述当时的情景。而这样的例子在邮政系统俯拾皆是。有人说邮政已经慢慢失去了传统的优势,但是这个时候谁又能否认,这份与百姓之间心手相连的关怀,这种无论风雨冲刷也无法黯淡的情谊,不正是邮政传承百年构筑起的无坚不摧的强大堡垒?

  他们知道,那村里唯一的一份报纸就是一颗文明的种子,一方文化的绿洲,他们愿意看到它在贫脊闭塞的山村滋生蔓延。

  他们知道,那薄薄的一张汇款单,尽管只有区区几百元的钱,但那是一个外出打工者辛勤汗水的结晶,他们愿意看到年迈的父母亲收到时那幸福的笑容。

  他们知道,那沉沉的一个个包裹就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他们愿意看到留守孩子们收到包裹时欢呼雀跃的身影。

  他们知道,这是绿衣使者无言的职责。无论外面如何风云变幻,邮政人依旧“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窗外云卷云舒”,依旧肩负社会责任在曲曲弯弯的邮道上默默前行,依旧展现着那迷人而亲切的微笑,依旧摇响那清脆的邮铃,依旧重复着那份温馨的问候:“您好!这是您的邮件……”邮政人愿把每一次相逢理解为一场缘分。他们来往穿梭在你的生活里,用时间铸就品质,用专注赢得未来。

  他们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邮政不同于其他行业,由于线长、点多、面广,很多农村邮递员送信往往要起早摸黑、顶风冒雨、肩挑背驼、踏雪破冰。浙江文成县的一名乡村邮递员,32年来,走的邮路相当于绕地球7圈。 清晨4点多,当所有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行走在山村的邮路上。山道走的人很少,路边长满了杂草,他就随身带一把柴刀来开路。这些杂草丛生、荆棘满布的山路,俨然成了他一个人的“绿色邮政通道”。

  从“开邮”时的简陋艰难,到民国时的动荡曲折;从解放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平信没落;从邮电分营后的困境求生,到网购时代的别样腾飞。他们跌倒,他们爬起;他们哭过,他们笑过;他们失败,他们成功。一条邮路百年长。这一路有山重水复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邮政人已学会坦然面对:辉煌时微笑释放,低落时从容勉励。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是一群懂得恒中有趣的邮政人,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一项出汗的健身运动,他们认真工作,也潇洒生活;在邮政,有一本炙手可热的《在一线》,员工们在这里感悟成长,收获温暖;在邮政,760个“职工小家”,让员工分享快乐,感受幸福;在邮政,还有一支历时长达56年的铜管乐队,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管乐交响音乐会上奏响了邮政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居“家”的自豪,为绿色家园营造起一片诗意的栖息之地……

  人生而有幸,拥有这样的朋友是最温暖的。他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

  很多邮政人喜欢哼唱韩红的《天路》。无论田野山间,无论大街小巷,他们的工作就是默默地为人们铺就起一条绿色的“天路”,为百姓传递致富的信息、生活的资讯,更为他们带去亲情的佳音、温暖的问候。

  生命离不开绿色,生活离不开邮政。现今,邮政服务的网络遍及居民小区、机关学校、商场商厦、边远农村、山林海岛、雪域高原、边防哨所,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人员的足迹。每年浙江邮政人准确投递88310.11万封信函,投递出3594.98万个包裹。邮政独立运营十几年来,它仍然接管着很多政策性的“普遍服务性业务”和“特殊服务业务”,如军队义务兵的免费通信、山区海岛地区的普通信函等等。每年春节期间,正值消费高峰期,但以网购为主力军的电子商务正在遭遇当头一棒———除邮政速递外,众多社会类快递公司纷纷提前过节,或歇业或缩小服务区域。这时候,又是邮政义不容辞地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当人们抱怨邮政的缓慢、传统时,却极少有人想到在另一方面,绿衣使者所默默肩负的责任。这就是邮政人对职责的一种坚守,一种铁肩担道义的热忱。

  信息技术的革新可以更换信息传递的模式,但无法代替人情交流的温暖。与这个时代风驰电掣的速度相比,也许邮政显得有点沉稳,那是因为他们明白在慢与记忆,快与忘却之间有着必然的正比。他们把“信”达天下作为融入生命的信念,对他们来说,“信”是一诺千金的底气,“信”更是以诚待人的真情。每年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投递都是邮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封信严格要求投递到户,并有直系亲属签名才能安心交付。有一年,武义县的一名邮递员在投递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发现,一位考生的家长在收到通知书后表情很惆怅。原来这是一户贫困家庭,去年已经有一个孩子上了大学,再也没有能力供养第二个了。在得知实情之后,这位邮递员动用自己走街串巷在乡亲们中间建立起的信任度,迅速为这个学生筹集了入学的费用。

  走到哪里,就把希望延伸到哪里,这就是邮政人的暖心之路,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大山走向世界,从初创走到百年,这是一条在浙江大地延伸、在历史中闪耀、在人们心中被珍藏的希望之路、民生之路、和谐之路。

  打通邮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开辟“有路的地方就有邮政”的广阔“流域”——这是老百姓也是邮政人的梦想。

  农村邮件不能妥善投递到户,导致邮件、报刊散失和投递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求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在农村老百姓中向来呼声很高。2011年4月26日,浙江第一家设在村部的“村邮站”在台州正式营业。自此台州椒江区洪家街道小板桥村村民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办理邮政业务,还可以缴话费、买车票、存取款等。6月份,天台县坦头镇、泳溪乡建成83个村邮站并开业运营,率先实现一乡一镇全覆盖。目前,各地村邮站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一站式”的便民服务让村民们赞不绝口,有位村支书说,我感到很自豪,今后村民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邮政服务了。到2012年,浙江省将建成2.8万个这样的“村邮站”,实现农村村村建邮站、城镇户户建邮箱的目标。敢为人先的志气和魄力,让浙江邮路也成为了浙江当之无愧的文化动脉、信息动脉和经济动脉。

暖心之路

行者之路

│主办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承办单位│浙江日报社 │媒体互动│钱江晚报 今日早报 浙商杂志 浙江在线 浙江手机报 │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 浙江卫视 

│专家团队│浙报智库 │组委会电话│0571-85310194 │邮箱│zbgg@zjnews.com.cn

后记

  走访结束,我们带回了鞠总拍摄的那幅百年老树的照片。他对我们说,其实这棵树就是“邮政业务从草本向木本转型的象征”。一句简短的话道出了浙江邮政历久弥新的核心和源头。从“草本”到“木本”,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当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将中国经济推向风口浪尖之时,传统产业如何改造提升,服务行业如何做大做强,百年国企如何完美转身……邮政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转型升级,韧者常青。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韧者常青 2011-07-04 浙江日报2011-07-0400010;浙江日报2011-07-0400009;浙江日报2011-07-0400014;浙江日报2011-07-0400016;浙江日报2011-07-0400018;浙江日报2011-07-0400015;浙江日报2011-07-0400021;浙江日报2011-07-0400020;浙江日报2011-07-0400025;浙江日报2011-07-0400026;浙江日报2011-07-0400022;浙江日报2011-07-0400017;浙江日报2011-07-0400008;浙江日报2011-07-0400006;浙江日报2011-07-0400023;浙江日报2011-07-0400007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