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构建浙江科学发展新平台——
产业集聚区方兴未艾

本报记者 苏靖 

  在日前举行的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第一次现场交流会上,来自14个产业集聚区的信息,让为此奋战了一年多的同志们精神振奋。这些指向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大平台,随着大企业、大项目纷纷引入,大产业陆续形成,曾被外界冠以“低小散”的浙江经济正向人们展示新面貌。

搭建新一轮发展战略性平台

  在2009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其中特别是要在三大产业带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谋划和构筑一批产业集聚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产业发展的新制高点,并纳入省级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重点培育。这意味着,要让产业集聚区成为承载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平台。

  几个月后,我省确定了各具特色的14个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方案,各个产业集聚区从高起点开始编制规划。与此同时,各类支持鼓励政策陆续制订出台。至今年3月,14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尘埃落定。

  从这一份份规划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一个个产业板块——

  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以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空港经济为重点;杭州的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则定位于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以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和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集中体现区。

  在宁波的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突出海洋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定位于浙江的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平台、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同在宁波的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则依托其区位交通优势,力求打造为我国沿海新一轮对外开放先行区、浙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浙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

  民营企业集聚的温州,将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作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促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两翼齐飞。

  其实,从“产业集聚区”这一名称上也能看出这个与以往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不同的运作方式。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突出以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末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增加值,将在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中达90%以上;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突出海洋经济特色,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科技、现代渔业等涉海产业为重点;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具有较好化工产业基础的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将循环经济视为重要产业机遇,着重在资源再生、临港石化、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中寻找机会;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突出生态经济特色,突出集聚区“生态产业”的鲜明个性,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发展资源消耗低、产业层次高、带动效应强的绿色产业。

  今年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之年,在各有关部门的政策助推下,这些大平台,让我省原本分散的产业空间、要素资源开始嬗变。

新产业勃发 老产业升级

  这些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大平台寻求大发展。

  横跨余杭、临安的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为提升杭州科技创新优势的吸引力,专门请专家量身定制青山湖科技城的建筑风格,以显示“科技感”;全球最大的规划咨询公司——美国AECOM走进了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设计这里的国际商务休闲园核心区的中心湖区,欲以国际品位吸引世界眼光;多年前曾受困于交通区位条件的温州,将其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码,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城市轻轨等立体交通网络正加快形成……

  在刚刚收尾的“浙洽会”上,浙江产业集聚区与跨国公司对接洽谈会成了重头戏。众多跨国公司代表与我省14家产业集聚区进行一对一对接,德国伊敏哲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卡罗·沃尔夫来到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展位,他不想错过海洋经济给浙江带来的发展机遇。

  宁波杭州湾新区集聚区,在香港举行推介活动时吸引了香港霍英东集团、和记黄埔、新世界集团、新鸿基集团等几乎所有在港大企业的“掌门人”。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球第三的以色列基金公司,甚至想参与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建设,帮助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研发机构、创新团队等。

  因为有了这些被赋予战略意义的大平台,浙江寻觅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新落点,原有的传统产业则改用新技术实现了转型升级。

  几天前,一款名为“纳智捷”的汽车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内的东风裕隆公司车间驶出上市。让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陈力特别自豪的是,每一款车都会有两类引擎——普通版和电动版,而且新能源车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明年产值就将破百亿元。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的海洋新兴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水淡化设备、船舶焊割机械、海洋防腐钢管、防爆开关等新产品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制造业产业集聚,预计今年汽车整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总产值将超200亿元。

  物联网产业则已落址多处,日本最早开始物联网应用研究、标准制定的机构之一野村综合研究所,世界最著名的物流研究机构之一、德国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旗下的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等,选择在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开始他们的物联网新历程;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筹备农业物联网设备项目;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也已为一些物联网产业链上的传感器等企业落户腾出空间。

  本土企业也蜂拥而来。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73家龙头企业投资的金属总部大楼正在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内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以其特有的资源吸引金属流通企业集聚发展;而年产2400辆的华安专用汽车项目、泰昌电力铁塔、瑞莱克斯按摩椅等企业落户于此,意在产业提升。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东南铝业董事长沈建国,不再担心自己的传统铝型材降价多少才卖得好,而是关心如何消化到手的各种订单,因为他让技术人员在原料中加入不同的元素,做成了替代进口的新材料。

  为了让新瓶不再装旧酒,一些产业集聚区宁可舍弃一些“数据不错”的项目。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辖下的临江新城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搭好平台再招商不担心没项目,一些具有风险的项目宁可推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4月,14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900亿元;启动产业项目500余个,完成投资约360亿元;引进签约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投资近3000亿元。

  人们说,这些产业集聚区今年上半年是“挂挡起步”,下半年将“加速前进”。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构建浙江科学发展新平台——
产业集聚区方兴未艾
2011-07-04 浙江日报2011-07-0400020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