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托管班一夜倒闭

  孩子们的暑假来了。早在一个月前,各类“托管班”就开始铺天盖地散发招生广告了。这几天又陆陆续续开班了。

  近年来,这种专门替家长临时接送、照看和辅导孩子的新行当——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应运而生,颇受市场欢迎。暑期档,不少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假期安排。托管班,成为家长简便而省心的选择。

  然而,市场红火的表象下,整个托管行业的良莠不齐和有关部门监管缺位问题却不容小觑。此前 ,涉及温、台两地的一家大型校外托管机构——“西西里托管连锁机构”突然关闭事件,再一次引发了对校外托管班这一新兴行业的关注。

托管班一夜倒闭

  此前,有网友爆料,温州一家大型的校外托管机构“西西里”无法正常经营,股东们集体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有当地媒体核实,不仅“西西里”位于温州市区的两个教学点突然关闭,其位于瑞安的3个、台州椒江和路桥的4个教学点也已关门。

  近日,记者专门来到台州市椒江区青年路原“西西里”教学点,只见大门紧闭,房内空无一人,从外面透过玻璃门往里看,只剩下几套课桌椅,往日孩子成群的红火现象已不复存在。

  在椒江区青年路的这家西西里辅导学校门口,记者看到了一幅学校的简介,上面写着:西西里创办于2006年12月,是温州的一家教育连锁机构,该机构主要招收小学和初中的半托、全托学生,并开设作文、英语等单科学习。在这张宣传简介上,西西里被自称为“全市最大最正规的半托辅导机构”。随后,记者又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由于“西西里”设点都选择在椒江各所小学的旁边,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入学,生意一度非常红火。

  据了解,“西西里”最先在瑞安起步,鼎盛时期曾在温岭、椒江、乐清、瑞安等地设立了60个左右的教学点,其中温州市区的教学点就有七八个之多,在温州等地小有名气。最近两年,其办学规模开始缩减。目前,在温州地区,除市区两个教学点外,在瑞安有3个、龙港有4个、乐清有2个。这些办学点的突然关闭,让不少业已缴纳整个学期托管费的家长们不知所措。还有家长困惑地说,当初就是看中“西西里”是连锁机构,才把孩子送去那里,那么大的连锁机构怎么说关门就关门!

  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随即介入调查,而记者从鹿城区教育局了解到,在该区登记注册过的正规教育培训机构有100多家,但“西西里”不在其中。

  而后,记者来到“西西里”位于温州市区的一个教学点——麻行小区。麻行小区物业负责人称,小区有7处校外托管班,托管学生少的十来人,多的有20到30人,有的只提供托管复习,也有提供学生吃住,托管的负责人基本都是外地人,大部分属无证经营。

  而另据2010年温州市政协的一份提案显示,温州托管机构无证经营现象严重,市区中小学课后校外托管机构约500家,80%以上属无证经营。一旦出现问题,托管班可以溜之大吉,家长和学生也就无从维护自己的权益。

需求催热市场

  尽管托管机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仍然受到市场的欢迎?

  “现在生活节奏快,我和孩子他妈下班时间都不能得到保证,孩子放学后的问题成为家里的心病,听说托管班里孩子吃饭什么都挺方便的,还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功课,无论如何也要给孩子找个放心的托管班。”温州一位姓赵的家长的想法在家长中很具代表性。在当地,不少学生家长都给孩子找了托管班,解决“四点钟难题”。而在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倚赖“暑假全托班”解决孩子的看管问题。

  近年来,温州、台州市中小学生托管行业方兴未艾,午托、晚托、全托,各个时间段的托管都有市场需求。也因此,托管机构的利润很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入这行的门槛比较低,只要租个房子就能开始运营,无非是替家长接一下孩子,管顿饭,留孩子做作业并帮忙检查下,但收费不低。以椒江“西西里”为例,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开价1800元至5000元不等,辅导其他课程还需要另外加钱。虽然这些托管机构许多都不规范,甚至没有经过注册,但平时正常运行也相安无事。

  然而,托管连锁机构“西西里”的突然关停,却把一直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推到了人们面前:家长们所倚赖的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原来一直处于“脱管”状态!

家长:无奈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台州不少托管机构是不规范的,未办理应有的证件,在人身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有些学生家长虽然对托管机构很不放心,但苦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如此选择。

  在椒江区实验小学门口短短几百米的一条街道上,记者看到有多家托管教学点,大部分只有一间门面,放置着10来张课桌,放学时间,有不少学生进入了这些托管教学点。在一些小学门口采访时,有不少家长担心:“托管班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托管模式,管理不正规,把孩子的教育交付他们不放心。”“很多都是托而不管,孩子呆了一段时间后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接触的人也很乱,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影响。”

  记者走访几家托管站时,均不见任何消防设施、器材,做饭则均使用煤气明火,消防隐患令人担忧。寄餐是托管站的主要服务项目,但有消毒器具的寥寥无几。而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则一家都没有,厨房、食物、饮水卫生难以得到保证。

  除了环境,从业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亦饱受诟病。不少家长对“托管班”内的学习辅导持怀疑态度,“当时孩子托管时,托管班老师说明可以对孩子进行功课辅导,但是后来发现托管班的从业人员并没有教师资格证,先前辅导功课之类的承诺成了一句空话”。

  温州当地教育部门的调查发现,托管机构经营人员以退休教师、社会青年、下岗女工为主。“不少托管机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有位老太太从外地来这里租房陪读,平时没事做,拉了十几个学生,找了个亲戚煮饭,就这样开起了托管班。”一位教育局工作人员说。

监管尚存空白

  校外托管行业良莠不齐,安全隐患不小,师资往往无法保证。这样的校外托管行业又该归谁管?

  “托管班属于教育培训的范围,工商部门没有权力登记。”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如果托管班不涉及接送,可以在工商局按照家政服务的项目来登记,但托管班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又涉及放学接送,应该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

  “托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上级部门并没有明确指导,机构定性还处于空白。”温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教育部门看来,托管班的服务对象虽涉及中小学生,但服务内容更侧重对学生的管理而非教育,这跟有办学性质的教育培训机构有所不同。“之前也有托管班咨询过登记事宜,但教育培训机构对注册资金、办学场地、师资力量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托管班远达不到标准,不能登记。”该工作人员说。

  行业属性不属于家政服务,场地规模又达不到教育部门对培训学校的注册标准,没有法律法规对其性质进行界定,托管机构陷入了无人监管的境地。

  “如何将托管纳入正常的监督管理渠道,目前是教育界、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相关部门应参与管理,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监管。托管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育部门可以作为主管部门,开办托管班需到教育主管部门登记和注册。托管机构如果提供饮食服务,那么就应该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及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这就需要工商、卫生部门介入监管。除此之外,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托管业规模化、正规化,既降低家长的支付成本,又保证使其规范化,让孩子平安、家长放心。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托管班一夜倒闭 2011-07-04 浙江日报2011-07-0400010;2048871;浙江日报2011-07-0400015;浙江日报2011-07-0400014;浙江日报2011-07-0400013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