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观天下

文章导航

日本强震震动世界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了强烈海啸,一些地方的海浪高达30多米。福岛核电站基本全毁,放射性物质泄漏严重。据统计,地震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24000人,经济损失约16.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6万亿元),这还不包括福岛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失,各种后遗症恐怕将延续多年。

  根据设置在海床上的仪器实测数据,这次地震造成地球板块位移了20多米。其实,地震改变的不只是地壳,更给我们带来许多需要深思的问题。

沉思一:“核”去“核”从?

  2010年7月20日,国际能源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联合发布了题为《铀2009:资源、生产和需求》的报告。

  两家机构认为,发展核能不仅能降低发电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确保未来的能源供应安全。报告指出,目前的全球铀矿储量有可能满足人类上千年的需求。报告还预计,从现在起到2050年,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电力有望通过利用核能获得。

  对于身处高油价时代的世界各国来说,这真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然而9个月之后,日本大地震让人们对核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拥有143座核反应堆的欧盟国家,在是否继续发展核电问题上俨然分成正反两大阵营。

  去年10月,德国联邦议院批准把现有17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平均延长12年。然而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核政策顿时成了一向青睐核电的执政联盟的软肋。

  3月27日,德国今年最重要的州选——巴登-符腾堡州(巴符州)议会选举举行。当晚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遭遇惨败,失去了在该州近58年的执政地位。

  在选举失败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在巴符州的选举,是基民盟历史上的分水岭。有关福岛核泄漏的讨论导致了我们今天的失利……在日本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我重新思考了我所处的位置,我对核电的态度改变了。”

  5月30日,默克尔政府宣布,将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而核电,目前占德国电力供应的四分之一。

  瑞士联邦政府5月25日发布公报说,瑞士决定逐步放弃核能发电,其境内的5座核电站到达最高使用年限50年后都将停止运行,这意味着2034年之前,该国最后一座核电站将关闭。

  6月13日,意大利全民公投结果揭晓,总理贝卢斯科尼提出的恢复发展核电的建议遭否决。意大利成为又一个宣告告别核电的欧洲国家。

  当然,欧洲核电国家并没有全部“弃核”。拥有20个核电站,58座核反应堆的法国就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建设新一代核电站的计划。

  世界经济如今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整体正在复苏,能源需求必然呈扩大趋势。虽然日本核事故会导致新能源发展在短期内受阻,但鉴于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及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现状,更多使用非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能源中,核能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其稳定性是其他新能源所不能比拟的。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很不稳定,而且没有办法进行大范围联网。因此,核能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可替代。

  不过无论是“弃核”国家、“无核”国家还是决定继续发展核电的国家,都已经在把目光转向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2011年4月,位于美国华盛顿市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到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增9座核能反应堆,却有11座被关闭。报告还指出,2010年全球风能、生物能、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太阳能的安装量总和已超越核能。

  包括水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或许会是人类能源发展的未来。

沉思二:做怎样的蜂群?

  日本的核危机,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核能安全问题,如何克服过度汲取型发展路径的弊端,是日本核危机带给人类的沉痛教训。

  1720年,荷兰经济学家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曼德维尔的思想曾被认为是一种“公害”。尽管如此,这部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却经久不衰,影响了众多西方思想家。反观现代社会,人们正再现着曼德维尔寓言中蜜蜂的行为。

  目前世界正以这样的发展模式前行:依靠科技支撑的工业化、现代化,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享受水平。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我们的社会财富,大都是以对地球的掠夺为基础。

  当我们生存的星球,在千百万年的演变中所积累下来的化石能源,被我们在几十年中消耗殆尽之后,核能自然就成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选项。因此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甚至人类生存危机,并不仅仅是核电站或是天灾造成的,更是来源于我们的基本发展模式。

  日本地震造成的核危机让我们反省,我们这群蜂巢中的蜜蜂,或许应该克制一下对财富和享受的追求,哪怕这种克制会象寓言中一样,让蜂巢变得萧条冷清。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将人类的发展限定在地球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让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从而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和人类文明的延续时间。

沉思三:日本向何处去?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之后,灾区重建曾一度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而这次地震之后,日本经济恐怕难以依靠重建来重现1995年V字型的轨迹。

  国防大学教授杨伯江认为,日本大地震是一次复合型灾难,海啸造成的直接损失要大于地震,而核泄漏对国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也远远大于地震本身。另外,在救灾过程中反映出很多日本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政-官-财”利益互相捆绑,导致政府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严重乏力、无效。

  因此,这次地震对日本的打击,不仅是毁了多少生产线,造成多少农产品的损失,更在于对一个模式和体制的破坏。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未向周边国家通告就向太平洋中排放放射性污水,甚至连赶来救灾的美国航母,都因为没有得到日方详细通报而穿越了放射污染区,造成多名士兵遭到轻微核辐射。这些,都让人们对日本的国际公信力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另外,从国家间关系模式,特别从大国关系来看,这次事件也会有影响。首先是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影响力恐怕会因此进一步受到影响。

  同时,这次事件对于安全观念也有影响,它凸显了大国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的一面。在非传统安全比如自然灾害面前,大国更多面临的是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冲突。在安全观念上,它让人们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特别是重视恐怖主义以外的东西。

  这次驻日美军协助日本抗震救灾,包括在海上寻找遇难者的遗体。救灾并不是美国对日本承担的条约义务,但是美国这么做了,下一步,协助日本抵抗自然灾害,维护非传统安全,会不会成为美军驻日的一个新理由?

  从日本内政来看,日本地震其实暂时“震住”了政治地震。地震发生之前,民主党内阁已经摇摇欲坠,大家都在猜测压垮菅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哪一根。地震发生以后,政府启动紧急救济机制,给菅直人一个喘息的机会,也使日本民众增加了对政府执政的信心。

  但是,菅直人政府在救灾中的不力表现使得日本政坛内斗终于在6月爆发。菅直人不得不宣布最早7月辞职。分析人士纷纷开始猜测,谁会是下一任首相,日本是否有建立跨党派大联合政府的可能。

  特大灾害发生以后,日本朝野痛定思痛,面对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先发出声音的是新国家主义的言论。日本震后各种报刊出了很多专号,发声人不少是文化右翼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些人是最早发出声音的,而且得到一些回应。他们借着地震攻击日本的民主政治,攻击日本战后以来走的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有更强势的政权出现。新国家主义言论喷发将产生长远的政治影响。

  当然,日本社会仍然有相反的力量和声音,在日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上,主张和谐安康的声音还是很大的。日本很多著名的学者、文人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认为“日本可以优雅地缩小”,并不一定非得和中国争个高下。这些声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至于双方谁得到老百姓多数的认可,现在还难以判断。

  日本地震发生之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周边国家及时向灾区提供了援助,地震爆发前的外交纠纷也暂时得以停止。

  5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前,与韩国总理李明博一起访问了日本宫城县和福岛县灾区。对此,日本专门表示感谢,认为中韩两国领导人专程访问灾区,对日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人们普遍认为,日本地震为日本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

  然而不久之后,日本与周边国家再次爆出各种领土争端。地震带来的和缓期转瞬即逝。

  显然,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真诚援助,并不能根本改变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从大地震后日本的外交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外交导向不但没有发生变化。相反,日本政府利用大地震巩固了和美国的同盟关系。

  有分析认为,日本大地震后,美国对日本的借力可能会因日本心有余而力不足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美国会寻找新的支点,以确保自己在东亚的存在和在东亚的权威地位不受挑战;日本对中国的依赖会加深,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实力来尽快实现灾后经济恢复,从而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相对平静的战略间歇期。但目前看,大地震后的日本,改变的只是外交姿态,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浙江日报 观天下 00020 日本强震震动世界 2011-07-04 2026466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