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携手共赢

李倩            

  一度成为 “经济危机”代名词的拉美,已经成为新兴市场投资者的热捧对象。那些曾经忧心本国资本外逃的国家,也开始抱怨有太多的海外“热钱”涌进来。

  已经没有人能够忽略拉美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当欧洲和美国还在各自舔着财政上的“伤口”时,拉美地区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贸易上的大踏步,都令人侧目。

  也没有人能够对拉美崛起背后的中国力量视而不见。几乎所有正在受惠的拉美国家都毫不避讳地承认这一点。巴西和中国正在磋商向具有更大附加值的巴西产品开放中国市场的事宜。一些全球最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正在拉美地区发生:巴西去年第二大宗并购交易,是中石化以71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在巴西的一大笔权益。

  这种非凡的变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此前阻碍中拉经贸合作腾飞的经济“边境”正在逐步拆除,共同利益已经将崛起中的经济体拉得更近。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拉美地区开始喷发出对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需求。这种需求又恰恰为中国开拓新市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契机。

  根据中国拉丁美洲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的数据统计,2010年中拉一般贸易总额达到了1831亿美元,10年增长了15倍以上,今年1-5月,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达到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39%。

  这当然不全是单向流动。鉴于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投资市场,加之中国消费者对全球消费开支的贡献,许多拉美国家逐渐认识到,比起与美国或欧洲的贸易,对华贸易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截止2010年,仅拉美加勒比地区对华实际投资就达到1408亿美元,占全球对华投资的13.4%。

  相关的资本流动将触发更进一步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美洲开发银行成员,而秘鲁则成为首个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的拉美国家。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宣布将创设一只1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通过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使用人民币在该地区进行投资。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障碍有待跨越。拉美的关税水平仍然很高,资本流动受到重重限制,投资政策仍不明朗,对中国产品毫不克制地实施反倾销手段等等,经常成为阻碍经济进步的障碍。尽管这些障碍正在缓慢减弱,但为保持加速增长铺平道路,中拉双方仍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携手共赢 2011-07-04 2049167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