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人文·理论视野

科学实施伟大工程 全面推进伟大事业

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本报今特辟专栏,刊登理论界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

蓝蔚青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回顾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深入阐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科学概括了党的历史贡献、主要成就和根本经验

  讲话揭示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的深重危机,走过的曲折道路和民族的历史任务,回顾了90年来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把它高度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深刻指出:“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因此,正如讲话所指出的,“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回顾历史,是为了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都是历史和中国人民作出的选择。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我们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有责任齐心协力地珍惜、维护、发展和完善这些成果。

  更重要的是,讲话把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高度概括为三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话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所作的概括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也作了全面系统的概括,把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者统一拓展为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四者的内在统一,并且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党要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着眼于当前实践,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重要论断,更加突出了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这一系列理论概括,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深刻阐述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讲话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条根本经验:一是在思想建设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二是在作风建设上,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在组织建设上,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四是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是近年来我们党突出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指明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努力方向,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讲话把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概括为四大考验,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尖锐指出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振聋发聩地向全党敲起了警钟,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极端重要性和高度紧迫性。

  出于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讲话吸取90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新的历史任务,针对四大危险,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要解决精神懈怠的问题,做到行动上锐意进取,必须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因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和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讲话深刻总结了90 年来我们党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突出实践的观点这个“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并且把理论创新的要求定位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在此前提下,要求理论武装必须紧跟理论创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当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环境中,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治本之策。在学习的内容上,讲话不仅要求全党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列宁说“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如此,发展更应如此,封闭保守只能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知识云”,领导十几亿人民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海纳百川。在学习的目标上,讲话提出了立德、增智、创业的全面要求,把解决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抓住了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要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学习,而且要集聚人才。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反对宗派主义端正党风,广纳英才,使自己迅速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党,为夺取全国胜利取得执政地位奠定了组织基础,还吸引了一批海外精英回国参加现代化建设。后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指导下,误伤了一大批党内外的优秀人才,给中华民族复兴事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作为执政党,我们掌握着集聚人才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一切杠杆,也对集聚人才,让人才施展才华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出于这种高度的责任意识,我们党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在新的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成为第一资源,人才的全球配置势不可挡,争夺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讲话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坚持“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同时坚决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讲话以宽阔的视野看待人才问题,不仅强调了把德放在首位,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对决定党的事业未来的年轻干部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成长道路,而且基于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提出要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只要我们努力创造这样的环境,拥有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华民族必定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必须把对人才问题的认识提升到讲话所要求的高度,坚决破除一切阻碍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决不容忍压制人才、排斥人才、导致人才流失的行为。

  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前提是摆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讲话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苏联东欧的教训证明,脱离群众是执政的共产党变质的根源。而没有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再威风的权力也是空中楼阁,再显赫的地位也是一枕黄粱,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泥足巨人。只有按讲话的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实践,才能真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才有能力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共同事业,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要解决消极腐败的问题,既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又要有坚决有效的措施。讲话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认识和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同时着眼于教育,重申了对各级领导干部为政用权立身做人的根本要求。

  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执政经验告诉我们,要建设好、管理好一个大党特别是执政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把全党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做法化为制度,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讲话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把它概括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讲话强调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突出了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和主要举措。同时指出制度建设需要思想保障,“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突出强调了依靠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伟大事业的大政方针

  我们党始终重视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障和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讲话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辩证统一,突出强调了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认识。

  讲话重申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讲话切中要害地指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讲话要求全党“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讲话在重申党的十七大对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样的见识和决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讲话针对业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强调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都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并且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政治建设方面,讲话强调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认识和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进展,以事实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同时坦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种种不足,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讲话重申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并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全民守法,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在文化建设方面,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讲话重申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要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在社会建设方面,讲话强调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针对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讲话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讲话还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

  讲话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一国两制”,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都作了系统的、富有新意的论述。

  讲话最后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决定党的未来和希望的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只要我们党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拥护和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的积极加入,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一定能薪火相传,长盛不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总之,这一纲领性文献着眼于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障和推进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大政方针作出了新的系统阐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认识。

  【作者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2 科学实施伟大工程 全面推进伟大事业 2011-07-04 2049415 2 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