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生态日特刊

义乌,城乡绿化的典范

  义乌市委、市政府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积极探索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一五”期间,义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五年努力,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713.3公顷,其中基地造林1100公顷;毛竹低效林改造1666.7公顷;森林抚育946.7公顷;全民义务植树229万多株;建设绿色通道140公里;清水河道岸绿工程239公里。2010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938公顷,绿地率32.6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8平方米。

  近年来,义乌把整座城市当作一个大花园来建设,相继建成了绣湖公园、宾王公园、福田中央公园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绿地,特别是长6.4公里、总面积160余公倾、投资4亿多元的江滨绿廊已成为义乌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和市民理想的休闲场所。初步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以公园、街头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另外,对省道、县道、重要乡道都进行了高标准绿化,一般乡道、进村道路、环村道路两侧以速生乔木为主种植行道树,城区骨干道路绿化则以乡土植物为主,突出市树(香樟)、市花(月季)在道路绿化中的运用,形成了城市独特的绿色视线和花草走廊。目前,全市省道、县道和乡道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了绿化全覆盖。

  在生态公益林区内,全面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森林资源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近10年间林木蓄积量几乎翻了一番,森林的固碳减排、蓄水涵养、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日趋优化,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和发展。华溪森林公园还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之一。与此同时,还加强了以生态道德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为重点的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实现了古树名木信息化、无纸化管理,连续开展绿色创建和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

“212”平原绿化行动

整装待发

  为加快推进义乌平原绿化,进一步提高城乡林木覆盖率,促进森林义乌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义乌,建设生态文明,建成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的森林生态环境。2011年,为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义乌特提出“212”平原绿化行动计划。“212”平原绿化行动计划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义乌将通过建设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通道、森林河道、森林田园、森林产业、森林单位等七项工程来实现平原绿化行动计划,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平原新增林木面积2万亩以上,新增乔木树种株数100万株以上,建设义乌市森林村庄200个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20.43%以上。

  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与森林水乳交融”的新义乌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持之以恒地贯彻实行“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造就了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专业市场和专业街相互配套、本地市场与市外分市场相呼应的市场群落和市场网络系统,走出了一条“以市兴城、以商富民、贸工联动、城乡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初步实现了从昔日的“马路市场”到“华夏第一市”、从农业小县到经济强市、从小城镇到国际商贸城市的三大跨越。

·资 讯·


浙江日报 生态日特刊 00018 2011-06-30 浙江日报2011-06-3000030;浙江日报2011-06-3000027;浙江日报2011-06-3000029;浙江日报2011-06-3000032;浙江日报2011-06-3000031;浙江日报2011-06-3000028;浙江日报2011-06-3000033 2 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