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可法:让生命充分燃烧
记者 金毅
记者 金毅
【先锋档案】
岑可法,男,1935年出生,1984年入党。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1962年获莫斯科包曼工学院动力机械专业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感悟】
我对党的感情是很深的。我的童年正值日本侵华期间,全家颠沛流离,深感国家强大的重要。中国共产党让祖国强大,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也让我这样的普通人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1959年,我在苏联留学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入党。1984年,也就是在我递交申请的第25年,我终于实现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牢记入党时的誓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贡献。
【新闻回放】
上世纪50年代末,岑可法大学毕业后经选拔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出国前,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选择火箭制造、核潜艇等尖端学科,偏偏选择又普通又肮脏的专业——“煤的燃烧”?他说,研究“煤的燃烧”虽然是一件又脏又不起眼的事情,但中国是个产煤大国,煤关系着国计民生,总不能我们每个人都去造火箭、飞机吧。在获得副博士学位后,他怀着一腔报国热情毅然回到浙江大学任教。
上世纪70年代末,岑可法前瞻性地提出了水煤浆代油新技术开发。经过他和研究团队长期不懈地努力,该项技术每年能节约替代燃油150多万吨,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拔尖创新能力的学科团队是岑可法最关注的事情。他常说,面对一个大型科研项目,个人很难做出成绩,需要团队合作。在他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育下,该所拥有一支包括1名院士、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优秀人才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最可敬的是,2010年1月15日,岑可法75岁生日之际,将自己多年的积蓄350万元捐献给浙江大学,设立岑可法教育基金,支持学生成长成才。这是浙大历史上在校教职工数额最大的一笔捐赠。
【愿景】
什么是国家现在的重大需求?浙大热能工程研究所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的问题。宁为鸡头,不为龙尾。我们的团队就是根据国家的重大需求立项,不断挑战,挑战所有人眼中的不可能。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只要找到方向,就憋着一股劲勇往直前。我们的团队一定要攀登高峰,不断为更高的目标努力拼搏。
如今,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解决能源问题,学科的发展要从基础抓起,培养要从青年开始,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希望中国高校能够培养出未来的大师。
同时,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的日子,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党永葆活力、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