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
——基辛格与中国交往的四十年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 熊争艳
整整40年前,一个闷热的夏日,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远在深山的官邸。他的真实目的地是数千里之外的中国——一个仍和美国愤怒相对的东方大国。经过之后短短48小时的访问,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叩开中美之间尘封二十多年的大门。
四十年后,同样炎热的夏日,这位望九老人,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时,隔着浩瀚太平洋相望的两个大国——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已走过重启交往的“不惑之年”,正在致力于打造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尽管中美间分歧乃至争执不时可闻,但这位中美政坛上仍具影响力的88岁老人对两国关系远景充满信心:“美中关系无需也不应该变成‘零和游戏’,两国的合作还会更精彩。”
“再次来到这里,我无比感动,因为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一个‘家’。”27日,距离他心怀忐忑踏上一个遥远国度40年后,基辛格再次踏进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感慨良多。
1971年7月,首次访华的基辛格曾下榻于此,与周恩来总理在这里握手会谈,成为1972年尼克松对中国“破冰之旅”的序曲。
细心的中国主人特意选择了这幢充满怀旧气氛的建筑举行纪念基辛格首次访华40周年座谈会。100多位亲历中美关系发展的官员、学者济济一堂,忆往昔、谈未来、勾画中美合作远景。
多位曾经的中国驻美大使、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回忆了中美当年“充满戏剧性”的交往,也都谈到他们对基辛格的印象:一位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战略家、外交家,曾经70多次访问中国的“中国通”。40年风云变幻,不论在两国交往顺利之时,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基辛格都在努力寻求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和促进中美交往合作的契合点,成为美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我最近在读他的新著《论中国》,我觉得在世界政治家当中,少有谁比他更了解中国?少有谁像他那样爱着中国人民?” 一位中国外交官发言时这样评价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访华前不久,基辛格的新著《论中国》面世。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亨利·基辛格首度以一本专著的篇幅,讲述一个他亲密接触了几十年的国家,讲述这一国家如何塑造与西方世界的当代关系。”
基辛格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表达出对中国人的热爱:“我欣赏中国人,欣赏他们的耐性、敏锐、家庭观以及他们秉承的文化。”
较之过去以论述外交政策为主的专著或论文,或记录他白宫岁月的回忆录,基辛格在此书中更像是一位历史学家,以他亲历美中关系变化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近600页的书中,基辛格回顾了从古至今中国外交哲学形成的若干关键阶段。在展示古代中国文明的璀璨和昌盛时,基辛格旁征博引,从远古的黄帝、孔子讲到《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还比较了围棋与国际象棋所代表的战略理念。谈及中国近代史,他详尽陈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发展、解决,引述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治夷”,也讲到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分还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外交事件。它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
《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评价道,《论中国》引人入胜,视角敏锐,试图解释中国政策的历史渊源和中美两国的哲学区别。《新闻周刊》则认为,《论中国》最深刻的洞察力在其心理层面。“中美间文化差异导致心理上的落差”是书中一个重点阐述的观点。
的确,基辛格没有回避中美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他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悠久而复杂的历史,一名中国精英可以从几千年的文明中寻求发展的灵感,而一名美国精英只能回顾不到两百年的美国历史。西方人眼中的人权问题也许并不适合中国,因为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是那么厚重而无法改变。”
基辛格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深刻的认识,不仅体现在新书中,也在此次访华期间一以贯之。25日,基辛格出席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时说,“要问中国将在变化的世界经济秩序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正在发挥的作用”, “中国对自己今后创造性地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新的自信,这来源于过去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基辛格表示,美中关系的恰当定义与其说是合作伙伴,不如说是“共同发展”。这意味着两国都根据本国需要出发,在可能的领域进行合作,并通过调整两国的关系来尽可能减少冲突。一方无需赞同另一方的全部目标,也不会认为双方利益全都一致,但双方都应努力寻找和发展互补利益。
从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到现在,世界改变了很多,中美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美老一辈领导人打下的基础,已经生根开花。中美双边关系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借助他国渠道建立联络,到现在双边开展60多个磋商机制,从几乎为零的双边贸易到现在每天十多亿美元的跨洋经贸往来,从华沙几个外交官的艰苦谈判到成千上万普通中美民众的密切交往……
虽然不时仍有争吵和龃龉,两国也从不回避双方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阶段上的巨大不同,但双方都珍视40年前那个历史性时刻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也愿意继续努力去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