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汉语潮人
吴孟婕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上周,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连任就职演说中,出现了 《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句。这并不是个例,早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引用了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谈世界格局,奥巴马访问中国时,也以“温故而知新”意喻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微语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说汉语似乎成为了潮流。“蹩脚”的中文发音、频繁的引经据典,乍一听,其中多少有些临时抱佛脚、套近乎的成分,但看得更远一些,这也传达了一种令人欣喜的信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领导人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正在努力寻找共同语言,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也许将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这场“秀”,可贵的还是态度。
历经10年,用近万张胶片记录二环内的胡同变迁,近日,80后摄影师栾正曦将这些照片上传到老北京网,引来不少“京迷”的关注。栾正曦的父母都是老北京,按他的话说,“算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青砖房,门口立着的墩布、簸箕都是栾正曦眼中最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风情。他说,胡同是老北京的魂,但现在没经过任何改造的原始胡同似乎都“丢”了。
微语录:“老北京网”一直挺火的,成立至今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张老胡同、老四合院的图片,还有万名会员在论坛注册。网站负责人张巍说,他有一本1954年的北京地图,现在上面的1/3胡同都消失了,而剩下的那些老胡同,张巍和他的“拍记队”都去过。随着旧城改造,他们作品中的很多胡同消失了。经常有人问,这样的记录有意义吗?“留给我们的后代看看,肯定有人爱这些东西。”栾正曦说。一定会有的,因为,仅是“老”这个词,就足够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