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高考过后,留学黄金季开始——
外流加快,回流更快

本报杭州6月20日讯

见习记者 董颖 通讯员 张辉 

  高考、中考过后,“新通国际”、“关爱留学”、“启德教育”等各大留学中介机构主办的留学展就在杭州搭台唱戏了。

  中、高考成绩陆续出来后,留学“黄金季”正式拉开序幕,有意向的学生和家长更是趁着这个时机“赶场子”,生怕漏掉好机会。

  就读于杭州一所重点中学的张莉莉,这些天一直周旋于各留学展之间,此时的她正跟妈妈在新通“北美留学部”咨询留学事宜。“我高考估了610分,不知道能申请到什么样的美国大学?”

  据张妈妈说,莉莉不仅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前列,还是班长和学生会干部,多次获得学校英语演讲、辩论比赛第一名,校运动会上得过长跑冠军。在得知能够冲一冲美国Top10(前十名)学校时,莉莉仍然显得不满足:“我最想读普林斯顿的金融工程专业,以后在商业银行工作。”

  近些年,越来越多像莉莉这样德、智、体均衡发展的尖子生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尖子生“外流”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据教育部去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28.47万人。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27万多人,其中94万多人正在国外进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的学习以及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学术访问。

  “复旦每年都有50名左右的正式录取学生放弃报到,最初我们以为是家庭贫困原因,后来调查才发现,几乎都是去国外读书了。”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的不仅是国内大学的录取机会,而是高考,他们早早离开初中、高中课堂,或去各种语言培训机构突击,或在家自学,为出国留学做着各种准备。

  那么,长此以往,中国教育会不会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专家认为,优秀学生“外流”并不一定代表人才流失,我们并不需要过度担忧。如果大多数学生能在国外的几年留学生涯中学到真本事,之后将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带回中国,为国内各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不失为一种“人才培养策略”。

  新通国际编写的《改变:留学年代的脸谱》一书就介绍了几位优秀留学生回国的事例。

  金韧,留学澳大利亚,毕业后在澳大利亚当过公务员,后选择回国,目前在浙江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会工作。他说:“不出国,我最多只能十八变;出了国,说不定我就会七十二变。”

  这本书中跟踪的15位优秀留学生已全部回到国内,运用他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服务。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22.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7.5%;留学回国人员达10.8万人,同比增长56.2%。也就是说,回流人员的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了出国留学人员。

  所以,人才“外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不能吸引人才“回流”。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高考过后,留学黄金季开始——
外流加快,回流更快
2011-06-21 2030430 2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