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豪情拥抱新世界
本报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周波
本报记者 周松华 通讯员 周波
这是传承千年文化的古老港口,著名的“海上丝瓷之路”由这里始发;改革开放的春风,更让这座东方大港迸发出勃勃生机——
繁忙的东方大港
由宁波市区出发,沿着甬江一路向东,约1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就抵达了宁波港北仑港区。一路上,随时可见一辆辆装载集装箱的大货车,在我们身边往来穿梭。
踏上北仑港区四期码头,大港的雄姿展现在我们眼前。1700米长的码头岸线上,两艘巨型集装箱货轮泊在岸边;港区内,一台台龙门吊不停地升降腾挪,集卡车往返穿梭,一片忙碌;在我们身后,是绵延数公里的集装箱推场……
“这两艘都是外籍货轮,其中一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全长360米,能同时容纳1.4万个标准箱。”负责港区作业的宁波港吉码头公司桥吊队副队长竺士杰介绍说。
宁波港已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10年,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4.12亿吨,同比增长7.38%,完成集装箱吞吐13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7%。
四期码头建设项目总监陆豪杰,是一位从事了30多年港口建设的“老港人”。“这里过去有座小山,建港时被炸平;那里过去是一片农田,再远处是鱼塘……”陆豪杰回忆说,从2002年8月打下第一根钢管桩算起,他与同事们在这片滩涂上连续奋战了6年,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终于让拥有5座10万吨级泊位的新港埠,出现在东海之滨。
从30年前滩涂茫茫、芦苇苍苍,到如今塔吊林立、车水马龙,宁波港创造了一个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改革, 筚路蓝缕
在宁波港集团展览厅,宁波港集团有关负责人指着一张张记录港口发展的老照片和珍贵史料,向我们讲诉了宁波港筚路蓝缕的历史沿革:“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已开始作舟划桨、渡江涉水。至唐宋年间,宁波港繁盛一时,成为了‘海上丝瓷之路’始发港。”
此后数百年间,宁波港走向了沉寂,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仅有4万吨。
“是党中央正确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全力的支持帮扶,成就了宁波港今日的辉煌。”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韩小寅告诉我们: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了“3年改变中国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同年,镇海港区万吨级煤炭码头动工建设,宁波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4年,宁波港与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和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等4个大中型工程,相继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浙江首次以宁波为中心开展大规模建设。1979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确定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同年,为上海宝钢配套的北仑10万吨级铁矿中转码头动工,拉开了北仑港区开发建设大幕,宁波港也由此完成了从内河走到河口,再从河口走向海洋的美丽转型。
新蓝图,已展开
如今,宁波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航线覆盖全球。若以宁波港为原点,划一个1000海里的辐射圈,香港、高雄、新加坡、釜山、大阪等环太平洋港城尽在其中。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建设东方大港的梦想,正在这里变成现实。”宁波港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舟山港海域成为浙江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大平台的核心之一。宁波港也已蓄势待发,向着建设世界强港的目标迈进。
在北仑穿山半岛的白中线北侧,新建的集装箱堆场绵延数公里,让人喜由心生;在梅山岛的集装箱码头又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今后,我们还将重点开发梅山保税港区、穿山半岛南线、金塘岛港区等码头,并加快在台州、温州、嘉兴、太仓等地布点与合作,向着建设国际强港的目标迈进。”宁波港集团有关负责人豪情满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