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垦荒精神写传奇
本报记者 陈志农 陈敢 报道组 金志良
本报记者 陈志农 陈敢 报道组 金志良
曾经,这里只有废墟和地雷
我们走在大陈岛上,仿佛在阅读历史:胡耀邦同志批准建设的青少年宫、由垦荒队员集资兴建的垦荒纪念碑……这个东海的岛屿,承载了太多的传奇。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大政党,都曾在大陈岛上留下重重一笔。
1949年夏至1955年2月,国民党残兵败将以大陈为据点,妄图守住海上世界。在我人民解放军凌厉攻势下,最后不得不退守台湾。撤退时,国民党将岛上居民1.7万余人全部带走,并将岛上的设施和房屋全部损毁,留给大陈的,是一片废墟和50000余枚地雷……
国民党破坏,我们建设!1956年至1960年,447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响应团中央号召,满怀建设祖国的理想,陆续自愿奔赴大陈岛垦荒。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他们扎下根来,用自己的双手、青春,建设海上乐园。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今天的大陈。
再艰苦,他们从没有想到要离开,垦荒队员们向祖国庄严承诺:“背靠祖国河山,面朝祖国大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我们同边防战士一起,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
血泡,换来孤岛盎然生机
在离镇政府不远处,几幢红房子特别显眼,这就是垦荒队员住的南田新村。
今年84岁的徐定寿正在门前的地里种番薯。1957年2月,29岁的他离开家乡永嘉县来到大陈岛垦荒。“由于没有经历过大海的风浪。当时我晕船,吐了一个星期,血都吐出来了,有三天没有吃饭,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徐定寿老人回忆说。
当年的苦现在难以想象,垦荒队员们把手上的血泡称为“光荣泡”,血泡破了,用毛巾包一下再干;肩膀肿了,皮磨破了,咬着牙照样把担子往上压。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冲天的干劲,青年垦荒队员们完成了番薯、蚕豆、马铃薯和其他作物的播种任务,还建成了猪、兔、牛、羊畜牧场,植下了第一批果树。
听到我们来采访,不少老垦荒队员都来到徐定寿家。76岁的叶莲莲也是温州人,是和徐定寿同一年上的岛。回忆过去,叶莲莲记忆最深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台风。那一年的台风把她家房子的整个屋顶掀上了天,叶莲莲抱着不到一岁的女儿,是裹着棉被爬出来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些老人,说起过去的一切,那样自豪,那样骄傲。他们忆的是苦,心里想的却满是幸福,因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青春。现在,他们都有每月近2000元的退休金,这在农村已是很不错的收入。住的套房,也已买了下来,50平方米,只花了5000元,徐定寿唯一遗憾的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同是垦荒队员的老伴却逝去了。
传奇,垦荒精神映亮多彩明珠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带我们采访的镇干部盛鑫鑫起身和我们告别,因为她下午就要到上大陈岛去蹲点一年。看她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想起碰到的另一位镇干部盛雪梅,她们的家都在台州椒江城区,自己却长年生活在海岛上,他们不就是新时代的垦荒队员吗?
我们这一船人中,除了游客、当地居民外,还有不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大陈岛作为椒江的开发重点,他们要去对接各项工作。我还巧遇了20多年前任椒江区报道组组长的汪江浩,为促进大陈岛渔家乐发展,区农办举行渔家特色菜比赛,老汪和几位文化名人作为评委,要为渔家菜出谋划策。
我想,垦荒队员会老去,垦荒这个名词或许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垦荒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像盛鑫鑫那样的青年,正在用垦荒精神,书写大陈岛新的传奇:
近年来,大陈岛利用良好的风能资源,建起了34台750千瓦风力发电机,原本要靠大陆送电的海岛,第一次向大陆送电。大陈岛还成为了台州市首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这对保护大陈渔场海洋渔业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持大陈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在刚刚通过的大陈岛总体规划(2008年-2025年)中,大陈岛的未来更加令人振奋——建设一江山岛红色旅游区、上大陈生态产业区、下大陈旅游休闲区、洋旗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发梅花湾旅游服务增长极、南岙-中咀海洋产业增长极;打造东部生态旅游发展带、西部现代渔业发展带。
广阔无垠的东海上,这颗“多彩明珠”日益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