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古越红旅3

四明山,红色老区换新颜

本报记者 陈醉 报道组 李郁莎 

  这里,是一片赤红色的土地,在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南方七大游击战争根据地的“花名册”上,榜上有名。这里,也曾是一片“贫瘠”的土地,1984年人均收入仅212元,村集体经济多年挂零,是浙江省重点扶贫地区。

  六十年过去了。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留下无数抗战故事的余姚四明山梁弄革命老区,变化令人惊讶。而今,老区人均纯收入近万元,俨然中国最富裕的红色老区之一。

抗日烽火烙下红色记忆

  一条9.8公里长的水泥路贯穿各个村庄,一辆辆小轿车繁忙地来回穿梭,两层式的漂亮楼房星罗棋布,新鲜的自来水输送到每家每户,村民收看有线电视全部免费……

  走进浙东延安,抗战名山四明山区,一路寻访浙东抗日武装的“心脏”梁弄老区,早已不见当年落后、贫困的模样。倒是战火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清晰的“倒影”,每年吸引了80多万人次游客纷至沓来,创造近亿元的旅游收入,一点点地改变着老区的旧面容。

  当地土生土长的85岁新四军老战士姜炳还记得,从1941年4月至1945年9月,我们战士在这里与日本鬼子和伪军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战斗,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10多处革命遗迹都曾生鲜地上演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

  他指着中共浙东区委西南边的一幢老式建筑说,这里是浙东行政公署旧址,后院当年是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教导大队的驻地。

  在其中一间房子里,我们发现墙壁上好像有着很多涂鸦。有的是人物,有的是文字,还有一张专门画着鬼子的模样。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壁画上画了6个游击队员,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里依稀可以看出是一座城市,几栋高楼大厦。游击队员的身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在壁画的左上角,还写着“到宁波去”四个大字。

  我们被深深感动了。难怪,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常常会被这里所吸引。那时,战士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战斗状态,因为敌人随时都会扑过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还能涂鸦出这么有意义的壁画,这需要多么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绿色发展书写老区传奇

  红色遗迹,留给老区的是第一个求变的机会,“红区”漫长的蜕变最终指向老百姓的自我“涅槃”。

  在村子口,我们看到一家可容纳上百人的农家乐,老板原本是当地一位普通的农民黄彭勋。像许多老区农民一样,耕种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而如今,他家里停着轿车,盖了三层的新洋房,每年赚个十五六万元已不成问题。

  提起搞农家乐,黄彭勋有点不好意思,当年,村干部第一次迈进他家劝他带头搞农家乐时,被他难堪地回拒了。他反问:“农家乐是什么?不懂,搞不了搞不了!”村干部不放弃,长达三年的“游说”后,村子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开张营业。

  “第一笔生意是二十几人的旅游团,一次就赚了四五百元,靠以前卖菜的话,得卖上好几个月呢!”黄彭勋尝到了甜头。如今,不过6.6平方公里的“红村”,像样的农家乐就有三家,每家年营业额都超过了一百万元。这个数据在整个四明山老区不过是个微小的“缩影”。

  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不自觉打破了老区生产结构,这是商业经济萌动的又一信号。

  新生代村民徐永强技校毕业后,一门心思回到老区发展。他承包的20亩田里长满了天南海北的“奇怪”农作物,有日本的网瓜,也有美国的桃子。徐永强很有感触,十几年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如今,更多的经济业态扎根老区,过半的新生代都回到了村里,生鲜的面孔,亦是生鲜的创富动力。

  冯岳良在东溪村开起了第一家消防器材厂。每天,他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站,处理订单。像他一样,坐在红色村庄里做生意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企业慢慢集聚、成长、壮大,老区经历商业经济的洗礼,就连小小的东溪村也建起一个“工业园区”,园内已有30多家企业。红土地上走来的村民,朝九晚五,穿上制服,当起上班族。

  商业“自觉”带给老区的效益是可观的。2010年梁弄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就达19.5亿元,农村综合实力昂首跻身“全国千强镇”。


浙江日报 古越红旅3 00019 四明山,红色老区换新颜 2011-06-21 2022594 2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