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信念伟力

遵义:长征史上的丰碑

  古朴、雄伟,坐落在子尹路的遵义会议纪念馆,无论知名度还是建筑风格,都是遵义市首屈一指的建筑。

  这栋洋楼当年是国民党黔军师长柏辉章的府邸,称“柏公馆”。“柏公馆”设计相当讲究,青砖廊柱,雕花门窗,转角楼梯,外加一条宽敞的回廊。据说,旅长易少荃见了羡慕不已,就照此风格在古寺巷另外建了一栋。

  遵义会议期间,“柏公馆”是红军总部的驻地,亦即遵义会议会址所在。而旅长易少荃的房子成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住处。

  1935年1月,共产党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月,蒋介石把数十万重兵调向大西南,“围剿”长征途中的红军。3万对40万,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兵力悬殊达到长征以来之最。在湘江岸边未能置红军于死地的蒋介石,发誓要在贵州境内“解决”红军。

  1月15日晚饭后7点钟,20个人来到了“柏公馆”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里。房间中间放着一张破旧的桌子,25把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椅子大致摆成了一个半圆形。屋子正中坐着3个人,在历时3天的会议里,他们始终坐在那里。他们是博古、毛泽东和周恩来。

  当天毛泽东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他批评博古和李德的政策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他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因为说出了大多数指挥员长久以来没有说出的心里话。批评火力持续了三天,随着会议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毛泽东一边。会议结束,长征继续进行,换毛泽东当家。中国的道路,从此确定。

  蒋介石不会没有觉察到,1935年1月开始,战局有了不同,对手有了变化。

  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用兵如神的毛泽东以一系列军事史上罕见的大手笔指挥红军时西时东、影南实北,牵着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的鼻子在黔滇之间来回调动,最终跳出了40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在千山万水间从容飞渡,中央红军最终实现了遵义会议确定的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

  这一切,都是因为毛泽东重掌了红军的指挥权。

  遵义会议从此成为长征史诗上的一座丰碑。


浙江日报 信念伟力 00019 遵义:长征史上的丰碑 2011-06-10 1976775 2 2011年06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