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文章导航

我省两大陈列同时荣膺全国博物馆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大奖

浙江省文物局

  2011年,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自然·生命·人’——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浙江省博物馆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双双荣获精品大奖,并位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第一、第二名。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始创于1997年,现在每两年举办一届,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共同承办,自开评以来已成为全国文博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作为国家文物、博物馆主管部门常设的唯一一项专门针对博物馆专业工作的国家级奖项,已经成为全国博物馆界翘首以盼的一项殊荣,堪称中国文博界的“奥斯卡奖”。

  2003年,我省在全国开创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先河。2008年,中央将浙江省作为全面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7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目前免费开放博物馆总数达到92家,“十一五”期间共举办陈列展览3230个,参观总人数超过6200万人次,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陈列展览项目数和年参观观众人次,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向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我省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国内外文物资源,积极打造精品展览,营造文化活动热点,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事业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用。本次荣获国家精品大奖,说明我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城市中探索我们的自然家园

——走进浙江自然博物馆

施波文 

   在老百姓心目中,浙江自然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智性休闲的地方:她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近在身边。她以一种亲和、开放的姿态迎接前来参观的人,对百姓而言,参观活动日渐融入生活,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自然、随意……

  2011年,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浙江自然博物馆“自然•生命•人”基本陈列以初评、终评均列第一的成绩荣登榜首。这也是继1998年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之后,浙江自然博物馆再度摘得全国博物馆陈列最高奖项。

  浙江自然博物馆作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她有着8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为今天先进完备的陈列格局构建提供了历史铺垫。今天,她以全新的姿态矗立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面积达26000余平方米,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和生态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她秉承“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场馆环境,让每一个走进她的人,学会懂得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关爱家园。

  13万件藏品向你述说丰富生动的自然历史故事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浙江自然博物馆目前登记入库的藏品已达13万余件,门类齐全,精品荟萃,从中精选最有代表性的5000件作为展品:如面积达20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巨大的猛犸象化石、精美的安顺龙化石,及礼贤江山恐龙、临海浙江翼龙、云贵龙、鲸鲨、灰鲸、野生华南虎等,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大自然的视觉盛宴。

  让你在时空交错中观照“自然•生命•人”相融共生的大家园

  浙江自然博物馆通过“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和“绿色浙江”三大版块,来叙述“自然•生命•人”这样一个宏大的科学主题,有效地建立起远古与当下、自然与人类、遥远与周遭的连接,也体现了自然历史的科学体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理念及浙江的地域特色。观众沿着生命进化的路线,在不同时代场景间穿梭,了解地球46亿年的生命进程;观众在各种生态系统景观参观时,读懂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当人们走近绿色浙江时,可驻足领略浙江大地自然之精华。

  给你五花八门身临其境的体验

  浙江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先进,工艺精湛,展示效果上佳,观众在参观体验中达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效果。在“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和“绿色浙江”展览,采用了开放互动的空间布局,增强了展示的亲和力,而互动性项目更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如“地幔对流”多媒体影像装置,让观众在体验地心之旅时了解地幔对流及其构造;在“恐龙时代”场景中,展览通过声音、足迹、树木摆动及木栅栏断裂等效果,营造出恐龙靠近时的体验;在浙江大地生态功能区的“鸟瞰浙江”和“钱塘江漫游”体验剧场,引导观众动手动脑,激发思考与发现的快乐。而开放式实验室,则让观众体验修复化石、制作标本、进行生物多样性实验的乐趣。

  走进她,在智性趣味活动中收获知识

  浙江自然博物馆开放多元的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宣传推广,有效延伸了展览的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新馆开馆至今,推出科普教育活动项目15个,举办科普讲座39场、草根论坛8场、科普活动251场次,其中“万名儿童画百鸟”、“小小讲解员”活动和杭州市小学生观鸟赛、展品猜谜等活动教案,被列入全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品牌活动。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在浙江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社会进步的时代大背景下,浙江自然博物馆凭借独具特色的精品展览、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设施,使参观活动成为公众体验人本思想、享受文明成果、培育科学精神的有益载体。据电子客流统计,开馆22个月累计接待观众210万人次,赢得了百姓赞誉、业界肯定和政府褒扬。

传承浙江精神,播撒文明之光

——“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广受好评

陈 平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省内最大的集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2004年1月1日,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实行向社会免费开放。对外开放的展示场所主要由孤山馆区和武林馆区等组成。

  “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是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最重要的基本陈列,作为反映浙江地域历史文化的陈列,承担着向社会宣传本地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责,引领现代人探寻浙江悠久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随着武林馆区的开放,观众纷纷慕名而来,参观陈列,对陈列给予了高度评介。该陈列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浓缩区域历史

彰显特色优势

  “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位于武林馆区地上一层,展示面积2092平方米,展出文物1919件(组)。陈列由序厅、文明曙光、古越王国、三吴都会、东南翘楚、繁庶两浙等六个单元构成,浓缩了浙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构建出浙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充分表现出浙江区域历史中的重点、亮点和特色,突出浙江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究实效”的精神品格。 

  陈列以馆藏精品为载体,同时吸收了近年来考古发现和藏品研究的新成果,展示文物近两千件,有些藏品属首次公开展出。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元龙泉窑舟形砚滴等馆藏镇馆之宝也都陈列其中。丰富的展品使陈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浙江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 

打造一流展示空间

呈现完美传播效果

  依据陈列内容对展厅空间合理布局,有效利用,使建筑与展示有机结合。陈列空间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陈列格局极富个性,打造一流的展示空间。根据陈列不同部分内容烘托的要求,区别空间环境的塑造。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陈列形式通过绘画、模型、场景、多媒体等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画面的组接或空间传递,使之成为具有直接视觉吸引力的展示场域。河姆渡杆栏式建筑场景、“卧薪尝胆”绘画、南宋临安城沙盘等配合多媒体及互动项目等合理穿插其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线设计充分考虑流动观看所需的空间,避免迂回和交叉。观展过程流畅有序,一气呵成,让观众有信步于历史画卷之感。创新有效的传播手段,更加适合现代观众视觉审美的需求,从而呈现完美的传播效果。

服务社会 贴近观众

多元体验

  全年免费开放,服务社会,贴近观众,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不断强化,具有完备的兼顾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的标识引导系统齐全醒目。印制简洁精美的导览册页和展览资料,供观众免费取阅。配备中、英、日、韩语等语种的讲解队伍,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讲解服务。依托藏品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在兼顾观众多元需求的同时,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

  通过类型多样的互动方式,扩大以陈列为基础的历史文化普及,邀请观众多元体验博物馆文化。举办“武林文博讲坛”系列讲座、观众问卷调查等,丰富的活动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参与,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接受历史文物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浙江省博物馆通过“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及相关活动成为传承浙江精神,播撒文明之光的重要窗口,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大奖 2011-06-10 浙江日报2011-06-1000006;浙江日报2011-06-1000007;浙江日报2011-06-1000008;浙江日报2011-06-1000012;浙江日报2011-06-1000013;浙江日报2011-06-1000011;浙江日报2011-06-1000015 2 2011年06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