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与原因分析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提出,意指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以韩国和马来西亚、阿根廷为例,比较分析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特征,对总结国际经验有重要意义。
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差别很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
第二,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别。从研发人才来看,2006年,韩国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达到4.8人,而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只有0.42和1.1人。
第三,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差异较大。从基尼系数上看,2007年阿根廷达到0.51,马来西亚始终保持在接近0.5的水平上,而韩国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下降到0.31,至今没有明显变化。
第四,社会发展指标有明显差别。从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看,在教育领域,2010年韩国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领先于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8.9和9.7年。
第五,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别。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韩国。阿根廷2002~2004年间的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曾超过100%。
分析拉美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未能及时转换发展模式,而是继续推进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替代,使其过于依赖国际市场需求,极易受到外部冲击。
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一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要克服增长动力不足的挑战,就需要在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无法恢复高增长,就与经济增长缺乏技术创新动力有直接关系。
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巴西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仍高达0.64。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的拉动力减弱。
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从拉美国家看,受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作用被极度削弱,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框架,政策缺乏稳定性,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顽疾难以消除,经济危机频发造成经济大幅波动。阿根廷在1963~2008年的45年间出现了16年负增长,主要就集中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和2002年国内金融危机期间。